第10版:文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琼
“悬瓜太守”誉千秋
刘立祥

  苏琼,生卒年月不详,字珍之,长乐郡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南北朝时期官员。苏琼在北朝历任长流参军、刑狱参军、南清河郡太守、司直、廷尉正、三公郎中、大理寺卿、徐州行台左丞、代理徐州刺史、博陵郡太守等职,他为官一生,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忧国恤民,甚有政声,尤以“悬瓜太守”享誉千秋。

  ●随父访友

  语出惊人入仕途

  据《北史·苏琼列传》记载,苏琼的父亲苏备,是北魏的官员,官至卫尉少卿,苏琼自幼便跟随父亲在边境生活。父亲的朋友曹芝时任东荆州刺史,某日,苏琼随父前往探访。曹芝见苏琼生得一表人才,聪明伶俐,便跟他开玩笑说:“小伙子,想当官不?”没想到苏琼顿时严肃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朝廷设立官职,然后选拔合适的人担任,而非因人定岗,给人找官做。”

  曹芝对苏琼的回答惊叹不已,随即聘请苏琼做了自己府中的长流参军,掌管抓捕贼寇、审查处罚等事宜。苏琼自此踏入仕途。

  其时,权臣高欢在朝野一手遮天,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子高澄凭借父亲的威势晋职为开府仪同三司,组建官署设置属官,网罗天下人才,苏琼被征召为刑狱参军。所谓惺惺惜惺惺,少年得志智慧超群的高澄对年轻能干的苏琼甚为爱重,经常鼓励慰劳他。

  苏琼任职不久,并州地区发生一起抢劫大案,由长流参军张龙负责侦办。张龙办案风风火火,指挥麾下抓了一大批嫌疑人,经过拷打审问,这些被怀疑为强盗的人供认不讳,被抢劫的人家也都认定就是这些“强盗”偷了自己的东西,但是,从始至终没有找到抢劫的赃物。案子审结,张龙报到高澄那里。高澄认为此案缺少证据,疑点甚多,转手交给苏琼重新审理。

  苏琼经过缜密侦察,全部推翻原判,查明作案者另有其人,随即将真正的嫌犯元景融等十多个人全部缉捕归案,同时也缴获了全部赃物和证据。高澄闻报大笑,对先前那些被冤枉为强盗的人说:“尔辈若不遇我好参军,几致枉死。”

  ●主政州郡

  百姓誉称“保护神”

  南清河郡盗贼蜂起,社会动乱,百姓终日惶恐不安,朝廷急命苏琼为南清河郡太守,前往捕盗靖乱,稳定局势。

  苏琼履职后,频出奇招,顺藤摸瓜,理清了境内盗贼作乱的脉络,将几个罪大恶极者绳之以法,很快稳住了局面。南清河郡由乱到治,民风大变,吏民无不欢欣鼓舞,称颂苏琼的功德。

  此前,南清河郡有偷盗前科者达100多人,现在他们不仅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且都乐于为苏琼充当耳目,民间发生的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甚至连官吏们拿了谁家什么东西,喝了谁家一杯酒,苏琼很快就能知道。更令人惊奇的是,外郡的奸诈不法之徒,逃到南清河郡躲藏或从南清河郡经过时,当地百姓发现后都自发地到官府举报,或者直接将其捉住扭送官府。

  乡民魏双成丢失了一头牛,怀疑被同村人魏子宾偷去,便纠集几个哥们儿将魏子宾扭送到郡府衙门。苏琼经过仔细审问,知道魏子宾不是偷牛贼,随即把他放了。魏双成一看这情形着急了,冲苏琼喊道:“府君府君,您把贼放跑了,我找谁去要牛啊!”苏琼安慰道:“不急不急,偷牛贼会找到的。”苏琼派人下去明察暗访,很快便找到了偷牛贼,魏双成的牛失而复得。从此以后,南清河郡的百姓放牧牲畜大都不加点验,他们说:“丢就丢,不怕,我们有苏府君这位保护神,终会找回来的。”

  苏琼十分重视郡府官员和百姓的读书教化。每年春季,苏琼都召集当地大儒卫觊隆、田元凤等在郡学堂讲学,要求郡吏们必须准时前来听讲,督促他们在处理完公务后认真读书,当时的人们都把官署称为学生宿舍。针对当地一些陋习,苏琼发布命令:禁止不合礼法的祭祀;规定婚礼丧葬必须遵守礼仪制度,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养蚕的季节到来之前,预先公布绵绢的长度式样;张榜公布百姓各自应负担徭役赋税的数额和先后次序,防止贪官猾吏从中渔利,祸害百姓。

  苏琼在南清河郡任职六年,政通人和,百姓都归心于他,在此期间,当地没有一个人越过郡府前往州府告状。苏琼先后四次上表作述职报告,每次政绩都名列最上等。

  屡屡考绩名列前茅,这使得苏琼政声满天下,随同苏琼扬名天下的还有南清河郡,当时很多州郡长官都纷纷派人到南清河郡来,询问和学习苏琼处理政事的方法与经验。

  ●忧国恤民

  频施惠政勇担当

  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550—559年),南清河郡暴发洪灾,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苏琼面对灾情迅速反应,将郡内的富人全都召集来,以个人名义向他们贷粮,然后将贷来的粮食全部分给挨饿的百姓。大灾之年,州府依然循例按户征收租税,苏琼贷粮影响了州府的租税征剿事宜,州府官员放出狠话,将上奏朝廷严厉追究贷粮之事。郡府主簿忧心忡忡地对苏琼说:“府君您虽然是一片忧国恤民的苦心,要拯救那些挨饿的百姓,但这一回恐怕要连累您啊。”苏琼淡淡地说:“一人获罪,而救活千家,难道不是很值得吗!”于是,苏琼上疏朝廷,如实陈明灾情,恳请朝廷体恤遭难百姓,最终征税得到了免除,贷粮之事也没有再被追究责任。得救的饥民对自己的儿女说:“一定要终生铭记,是苏府君救了咱们的命啊。”

  苏琼在南清河郡声誉日隆,受到百姓的倾心爱戴,后因丁忧去职归家守丧。过了不久,朝廷起复,苏琼奉调入朝,先后出任司直、廷尉正,后又迁任三公郎中,不久,被擢升为大理寺卿。

  在此期间,不断有人前来告发赵州、清河及南中郎府管区发生谋反案,这些案子都交付苏琼来审理。对于每一个案件,苏琼都认真仔细地摸清事情真相,明察秋毫,依据事实,秉公审理,被告发的人多得到申雪。眼见苏琼推翻了一个又一个谋反案,尚书崔昂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悄悄对他说:“你如果想要建立功名,当动动脑筋,想想别的法子,三番五次为谋反作乱的人洗雪罪名,你有几个脑袋?”苏琼严肃庄重地回答说:“我所昭雪的都是被冤枉的人,实实在在,如果真的有人谋反作乱,岂有放过之理!”崔昂听了,惭愧不已。京师的人们为此流传说:“断决无疑苏珍之。”

  北齐孝昭帝皇建年间(560—561年),朝廷敕封苏琼爵位为安定县男,任命其为徐州行台左丞,代理徐州刺史。苏琼赴任不久,徐州城中五级寺发生盗窃案,寺中100座铜佛像不翼而飞。官署紧急缉盗,迅速将数十名嫌疑人捉拿关押,交给苏琼审讯。苏琼仔细问明情况,将他们全部释放。寺院僧人找上门来,口出怨言,认为苏琼不明不白放走了盗贼,将致铜佛像无从寻觅。苏琼劝他们回寺,微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尽管放宽心,用不了多久,我自会找到佛像,派人送还。”十天之后,苏琼将盗贼姓名与赃物存放地点写在一张纸上,派人按图索骥,直接去搜捕,果然人赃俱获,盗贼从实招供,僧人百姓无不惊叹称奇。

  早在苏琼主政徐州之前,朝廷就曾明文规定,淮河两岸商贩不得擅自过河交易,一旦发现违禁渡河者,严惩不贷。苏琼到任后,淮南地区遭灾歉收,苏琼上疏朝廷,请求允准淮南人到淮北籴粮;后来,淮北地区又遭遇饥荒,他又奏请准予淮北人到淮南籴粮。于是,淮河两岸相互隔绝、各自画地为牢的局面被打破,商贸往来畅通,交易频繁,两岸都因水路交通便利得到了好处,灾年变丰年。徐州百姓无不为之雀跃,交口称赞苏琼的惠民德政。

  ●脂膏不润

  “悬瓜太守”誉千秋

  苏琼为官清廉,无论是履职朝堂,还是主政一方,从来都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据《北史·苏琼列传》记载,亲朋好友请托苏琼帮忙办私事的信件,他连信封都不拆,便吩咐属吏尽快毁掉。

  其时,不法僧侣勾结贪官污吏欺压百姓,虐民谋利,成为社会一大祸害,百姓不堪其苦。和尚道研是济州的沙门统(统监僧尼事务的僧官),靠坑害百姓坐拥巨额财产,富甲一方。他在当地放了许多债,买通官府,常请郡县官吏帮他催债收利,官吏们也非常乐意做这种权钱交易的营生,与道研狼狈为奸,合伙儿盘剥百姓。苏琼就任南清河郡太守后,道研仍想故伎重演,频繁上门“拜访”苏琼。苏琼早就洞悉道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每来求见,苏琼都同他大谈佛法,态度十分恭敬地向道研询问佛教经义,道研虽为催债事宜来了数次,但无从开口谈起此事。于是,道研每每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始终不能达到目的。道研的弟子感到奇怪,问他个中缘由,道研说:“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每次见到苏府君,他就直接把我捧到青云之中,哪有机会谈论地上的俗事?久而久之,道研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打算,与弟子返回后便焚烧了债券。

  乐陵太守赵颍,为南清河郡人,80多岁休致回到老家。赵颍久闻苏琼在南清河郡的官德政声,非常仰慕,他知道苏琼为官清廉自守,不会收礼,便从园圃中摘了两只瓜,亲自送去,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苏琼自然不肯收,经三番五次推让后,赵颍依然态度坚决,不肯罢休,竭力请求苏琼收下。面对这位德高望重老人的固执与坚请,苏琼第一次感到词穷和无奈,不得不违心地将两只瓜收下。赵颍如释重负,道谢告辞。送走赵颍,苏琼却犯了难:难道真要为这两只瓜而放弃做人为官的底线吗?他忽然灵机一动,吩咐左右将瓜悬挂在郡府议事堂的屋梁上。

  家人不解,劝苏琼说,“这是何必,以后不再这般便是。”苏琼正色回答,“安有初乐为而复禁者?”世上哪有第一次乐意做而后再禁止的事情呢?

  苏琼素以为政清廉闻名遐迩,“收瓜事件”随之引起轩然大波。“苏琼接受了赵颍馈赠的两只瓜”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在南清河郡传播开来,人们也纷纷采摘些新鲜瓜果,急匆匆地送来。来到郡府一打听,才知道赵颍送的瓜依然悬挂在议事堂的屋梁上,便愧然离去。从此,苏琼“悬瓜太守”的雅号不胫而走。

  隋朝初年,苏琼去世。《北史·苏琼列传》评价他:“在郡六年,人庶怀之,遂无一人经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

  “汉有羊续悬鱼,又闻苏琼悬瓜。吏民携礼倚门窥,一瞥悬瓜撒丫。决讼断狱如神,恤民踔厉风发。惠政清风绍召杜,造福黎庶万家。”苏琼出生在社会风气腐化堕落、官场文化没落腐朽的南北朝时期,但他在为官期间能出淤泥而不染,兀然鹤立于乱世之上。他的清廉自守节操、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为他赢得了“悬瓜太守”“断决无疑苏珍之”等身后美名,并最终以一代清风扑面的治世能臣而永载史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