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渤海潮~~~——传统产业的“现代范儿”系列评论之一
思想会客厅~~~
金之平视线~~~——塑造出“有趣的灵魂”②
深一度~~~
漫话~~~
新视野~~~
新视野~~~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一度
微短剧, 不能短了内涵
杨建楠

  服务员摇身一变成“霸总”、相府嫡女重生复仇大杀四方、儿媳霸气反击恶毒公婆……几分钟一集的剧情,表演夸张、剧情狗血,但“爽点”密集,这样的微短剧你“上头”了吗?最近,不少网友吐槽微短剧的剧情又土又尬,“爽是真的爽,千篇一律也是真的千篇一律”……

  微短剧千篇一律,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故事缺乏内涵。6月1日,网络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实施,要求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首日获批的三千多部微短剧中,近两百部剧名使用“总裁”,一百多部使用“夫人”,带“娇妻”“离婚”字眼的剧名也不在少数,其同质化程度可见一斑。

  短视频行业流传着“3秒定生死,7秒必转折”“黄金3秒定律”法则,意味着在极短时间内给观众带来强大冲击力和吸引力,才能留住观众。于是扮猪吃老虎、打脸反转类的剧情让不少创作团队趋之若鹜。一些制作方甚至直接复制已经成功的“套路剧情”,这也是导致微短剧千篇一律、内涵不足的原因。

  微短剧要想走得远,不能短了内涵。内涵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作品答案亦不相同,但于微小的叙事中承载有深度的思考、讲出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是所有文艺作品对内涵的最好展现,一旦能给予观众积极的精神力量,也就不会让人有看时“爽歪歪”,看后“空落落”的反差感。从这个角度看,微短剧虽然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影视剧,但归根结底,仍旧是文艺作品的一种,倘若从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沦为流水线上的“工业品”,这样的品质降级,伤害的不只是微短剧行业本身,故事里那些极端的思维模式、粗暴的处事方式,更会在潜移默化中带偏人们的情绪,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冲击,最终给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

  微而不弱、短而不浅,有品质的微短剧可以有无数种打开方式。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了流落国外的“国宝”迫切希望回国的故事,“文物归家”的主题在观众中引发极大共鸣……文艺作品的生命力,不在于时长是几分钟还是几小时,也不在于用什么“梗”去包装,关键是作品所蕴含的精神。正如一位创作者所说,“有情怀和温度的内容,所有人都会喜欢”。把内容做好,才能让一部作品真正扎根在观众心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