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渤海潮~~~——传统产业的“现代范儿”系列评论之一
思想会客厅~~~
金之平视线~~~——塑造出“有趣的灵魂”②
深一度~~~
漫话~~~
新视野~~~
新视野~~~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之平视线
让文化地标“活”起来
——塑造出“有趣的灵魂”②
金之平

  红砖绿门诉说百年风雨,满目藏品尽显百年底蕴。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天津旅行攻略时,很多网友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家小众景点——北疆博物院。

  这座博物院“藏”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里,藏品包括动物、植物、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20余万件。有人说,这里的藏品是化石,博物院本身也是化石。北疆博物院的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文献、原展柜皆保存完整。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北疆博物院结合自身优势,推出“博物馆奇妙夜”等科普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线上科普视频,不但吸引大量外地游客,也深受市民喜爱。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对一座城市而言,历史文化遗产是天然的文化地标,让文化地标“活”起来,游客也就多起来,影响力自然会大起来。文化地标,是城市文化的“文眼”所在,如同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展示着城市的形象和魅力。文化地标不仅能促使人们对城市“一见钟情”,更吸引游客走入城市的灵魂深处,了解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用好文化地标,精心保护是前提;让文化地标“活”起来,立足当下是关键。对于古朴的历史文化街区,要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护住物、留住人,保持其深厚底蕴,让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对于能凸显时代风貌的新地标,则要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立足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近年来,泰安道安里甘艺术中心、先农大院棉里咖啡、交通饭店华为天津旗舰店等,让一座座历史风貌建筑焕发新活力,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潮打卡地;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天津大剧院,一场场展览演出绚丽多彩,丰富着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无不说明这一道理。

  津沽大地底蕴厚重,让文化地标“活”起来,讲好天津故事,不断为旅游注入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游客会爱上这座城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