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书·悦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津报力荐
闪耀在星空中的中国天文史(图)
六印
《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李亮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推荐理由:从古至今,灿烂壮丽的星空一直寄托着人类的梦想,吸引着各地区各民族的目光。其中,中国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天文体系,保留了最为系统、完整的天象记录资料,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那么,中国传统天文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发挥了什么作用?古代中国曾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天文成就?这些成就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大量历史故事和60多个专题回顾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重大科学成就与贡献,同时通过历史档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物等载体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科学的星图、精致的仪器、精确的历法以及深邃的天文学思想,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执着。读者可以通过天文这个窗口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考古证据表明,中国天文观测研究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出土的文物上就已经绘制有日月星的图案。

  中国古人很早就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这在当时主要发挥政治功用,但其中依旧凸显古人将天文自然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的认知思考。

  古代中国人仰观天象,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们普遍相信,“天”是人类生存其中的空间与时间,也是人类理解和判断世间万物的基本依据。

  发展到今日,这其实也正是天文学对于人类最大的意义:借由对自然世界中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发现,无限靠近人类精神世界发展的终极答案。

  不过,想要真正了解这些玄学背后的精微天文学原理,首先需要了解的便是天文的发展史。

  市面上关于西方的天文史书籍有很多,但是关于中国天文发展史的入门科普书却凤毛麟角。《星汉灿烂》可以算得上为数不多的科普佳作之一。卞毓麟先生评价这本书“一卷在握,纵览华夏天文五千年”,其丰富有趣程度可见一斑。

  一、大师手笔,要言不烦全览五千年天文史

  天文学,既是自然科学的起点,也是终点。

  时间、四季、方位……最初由何而来?暗物质、虫洞、超新星这些宇宙的谜题又将去往何处?

  这中间的发展历程便是一部人类的天文史。而其中,中国人对于天文的观测和研究占据着重要位置。

  山西陶寺观象台遗址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之一,这就表明中国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有官方的天文观测活动。纵观世界天文史的发展,虽然灿烂壮丽的星空一直吸引着地球上不同文明的人们的目光,但是只有古巴比伦、古代中国以及中世纪以后的欧洲和阿拉伯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天文记录遗产。

  而在古巴比伦衰落之后,在大约从公元前50年至公元800年之间,中国几乎成为唯一长期坚持勤勉观测和记录天象的国家,这一时段幸存的大多数天象记录也几乎都来自中国。

  直至今日,“想要寻找那些天象信息的人也不得不求助中国的记录,因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几乎只有中国的天象记录可供利用。”(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

  天文学发展之初,其最大价值在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都息息相关。

  中国早在商末周初便开始使用二十八星宿划分天空。古人为了更加精确地观测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划分了二十八个星区,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曾被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风水、择吉等当中。西方的黄道十二宫与之相同。

  再比如,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观测记录也是在中国,这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就之一。

  欧洲直到9世纪才有疑似太阳黑子的记录留存下来。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便是以太阳黑子为背景,《山海经》等很多古代文献记录里很早就有“金乌”“三足乌”等表述,这里说的就是古人将观测到的太阳黑子想象成太阳上的黑鸟的记录。

  除此之外,中国早期的天文重要成就还有很多,并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诗经·小雅》上记录了世界最早的可靠的日食;唐代的《宣德历》在日本一直沿用了823年;朝鲜李朝的官方历法《七政算内篇》也是在元朝的《授时历》和明朝的《大统历》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

  可以说,中国长久以来积累而成的独具特色的“东方天文学体系”在东亚乃至世界都极具价值。

  二、不仅是一部天文史,更是半部中国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天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母学”之一。诸多早期的神话故事其实都与天文相关,在传统的诗词美术当中,天文历史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女娲补天就是一个典型的故事。传说中,女娲补天的起因是发生了天裂,而所谓天裂,其实就是古人观测到的极光现象。

  《史记·天官书》记有“天开县物,地动坼绝”,说的就是极光现象。与此相关,女娲补天用的之所以是“五彩石”,也是因为极光发生之后,天空是有多重颜色的,故古人依此想象出五彩之石。

  经过如此一解释,是否对先人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都多了一分敬畏?

  而“混沌初开”一词背后,也饱含先人对于天文的理解。

  混沌,是指开天辟地以前宇宙清浊不分的状态。庄子曾引述一个神话进行阐释:南海之帝叫作倏,北海之帝叫作忽,中央之帝叫作混沌。由于倏与忽常常在混沌所统治的中央相遇,并且受到混沌的热情招待,于是倏与忽便商量着要回报混沌的恩德。他们想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应该也为混沌凿出七窍来。因此,他们每天给他凿出一窍,等到了第七日,七窍凿齐全的混沌却死了。

  在这个神话中,混沌被人格化,代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混沌原来是没有七窍的神,当有七窍之后,他便能够“视听食息”。混沌的死也就意味着宇宙向非混沌转化,向更明朗的境界转化。又是什么促成这种转化的呢?是“倏忽”的力量,也就是迅疾的时间,正是时间促成了天地的开辟。

  这看似简单的理解里,却实实在在地包含着古人无数次仰望星空的思考,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们或许尚且无法实现饱暖,但仍旧在思考着对于生存之地的认知,对于无垠时空的理解,对于神秘宇宙的无穷想象。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天文绵延占据四千多年。从屈原对天问道写下绝世《天问》,到帝王之道“天之历数在而躬”,再到精密的浑天仪……天文学的发展构建着中国古人对于时空自然的理解,也构建了中国传统的各种哲学认知体系,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文化心理。

  三、让天文史真正生动有趣起来

  中国天文史发展时间跨度长、关键时间节点多,而且对于当代人来说,很多学科的专业名词都普及较少,很多天文知识想要真正理解其实并不容易,这就导致很多市面上的天文书籍都曾被读者反馈较为难读,枯燥无味。

  本书作者李亮教授深耕天文科普领域多年,出版过多本相关科普书籍,深知这一领域出版作品的困境。多年深思力求创作一本“具有画面感、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天文史科普书,正因如此,本书在设计和编排上都有更多设计巧思。

  全书采用时间为顺序编排,精选每个时期内中重点和关键的历史瞬间切入,由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展开,全书串联60多个惊艳的历史瞬间,为读者徐徐展开一幅完整清晰的中国天文历史长卷。或许不够全面,但却足够深入浅出,也足够有趣易读。

  读一本书,爱一段史,生动有趣的编排方式对新手来说足够友好,也足够丰富易懂。

  本书不仅突破传统科学史的枯燥撰写方式,以科普形式展开,更在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上加入了全新的设计。除了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更在书中加入了丰富的史料配图。

  全书400多幅图片,涉及历史档案、出土文献、科学星图、珍贵文物、考古遗址等等。很多图片来自海外馆藏,在同类型图书中也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很多人说,天文离现代人生活很遥远。火箭卫星、外星探秘、宇宙物质……这些事物虽然有价值,但是都离我们比较遥远。深奥的天文研究对于我们这些微渺的生命个体,究竟有什么更加现实的作用吗?

  知乎上有一位答主曾经说:“人类不知道宇宙为何诞生,自己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不知道宇宙是真是假,未来将去何处。思考的尺度越大,人类因不了解自身而产生的自卑不安感越是强烈。人类只有知道自己的所在,才能获得内心最根本的安稳……天文学解答了我们人类是怎么来的,以及我们未来的去向是什么。它通过唯物的手段,让人类的内心安稳自在,获得大彻大悟的终极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