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认识庄子?如何轻松地走进庄子的世界?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逍遥人间:走进庄子的世界》无疑是一部能让读者惊喜的作品,尽管时空相隔2000多年,但行文笔触却成功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在场感”,仿佛来到庄子的生活现场,品味理解其思想的诞生过程,偶然之间还会被“迫在眉睫”“游刃有余”“相濡以沫”等成语典故出处,拨动根植于血脉的文化基因。
“《庄子》不仅仅属于专家学者,《庄子》更是大家的。”虽然作者王景琳、徐匋在后记中表露初衷,但真正要做到面向大家讲明白《庄子》却并不容易,作者有研读几十年《庄子》的扎实功力打底,又克制了无休止引经据典的学术自觉,最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流畅明快的文字,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窥探庄子以及《庄子》的新窗口。
◆从《庄子》字里行间发现庄子其人
不像孔孟那样留下详尽资料可以了解家世和人生经历,还原庄子要难得多,他几乎一生都在隐秘的角落不为人知,这在奔走于列国之间的思想家群体中,可谓特例。因资料的匮乏让后世难以一睹庄子其人。
面向学术圈外的普通读者,两位学者选择从浩瀚的历史文献和《庄子》里撷取只言片语,尝试勾勒出一位可以感知触摸的庄子。他们如同电影导演一般,并不着急开课论道,而是先在读者面前的白纸上速写出一个庄子的“人物小传”。他是宋国布衣百姓,当过漆园吏,曾穿着破烂衣衫去见魏王,住在陋巷靠编织出售草鞋为生,因为食物匮乏而饿得面黄肌瘦,有时不得不靠钓鱼来填饱肚子,因为无法养家糊口,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别人家借粮,后来拒绝过楚王为相的聘书,最终选择开馆授徒为生。
这些生活片段、特写镜头又与《庄子》其文中的思想联结,从点点滴滴的庄子人生轨迹、生活环境中,带读者发现思想诞生演变的蛛丝马迹,如同拼图一样将庄子的生活状态还原。当然,游走其间不时有“画外音”恰当出现,方便读者理解,比如在讲述庄子找监河侯借粮之后,插入与魏王讨论的“贫而不惫”的典故,“贫”是贫穷,是生活拮据,“惫”是士子的抱负得不到施展。
◆跨越时空长河品味《庄子》其文
谈《庄子》而不拘泥春秋战国,作者站在更久远的时空里去品味。著名的典故庄周梦蝶、濠梁观鱼,庄子带来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妙人生体验,已经渗透在天人合一传统之中。由此联想到后世的经典诗文“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为经典化的诗词意象找到了最初哲学原点。
庄子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先秦诸子、魏晋嵇康、盛唐李白、宋朝苏轼等不同时代的社会人心。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热衷读《庄子》,尤以阮籍为甚。阮籍还写下了“含庄量”极高的《达庄论》。数百年之后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格外青睐《庄子》的鹏,在青年时代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雄心勃勃又有几分狂妄自大,带着盛唐的少年气概。作者认为苏轼堪称对《庄子》领悟的古今第一人,并将其融化在了血液里,体现在他独自的精神世界中,诗、文、词无不渗透着庄子精神。书中列举了苏轼对庄子的学术研究成果,可见受影响之深,苏轼诗文里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确实与庄子心有灵犀。
再穿越到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争鸣的何止百家,几乎各大平台上都在热衷开场布道,这些喧嚣的声音中却多为功利指导,人们的视野、镜头向外聚焦,却不知闪光灯背后身处暗影之中自我的形单影只,甚至不知如何自处,如何独处。《庄子》的文字绝非只是满足失意时的自我安慰,在惊涛骇浪中提供避风港。书中虽未及当下,却令读者不知不觉中联想自身,而润物细无声地获得一种宁静。譬如对“逍遥游”三字的拆解,“逍遥”的意思是无为自得,意思很明确,而“游”字的解释颇为精妙,“游”才是“逍遥”的落脚点,在《庄子》中出现了近百次的“游”,大多指的是遨游、处世的意思,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精神或思维的活动的方式。作者直言,庄子的“逍遥游”,本质上就是以不受约束的“心”,随心所欲地“游”于现实、精神、意念中的各种境地,没有限制,无往而不“游”,无境不可“游”。也就是说,庄子并不主张人去有意地避世逃世,而认为人是可以“游”于现实社会之中的,但在精神上又要“游乎尘垢之外”,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自在。
阅罢此书,对书名《逍遥人间——走进庄子的世界》倒是读出了几分别的味道,“逍遥人间”或许应该叫作“逍遥游人间”,走进的也不仅是庄子的世界,同时借庄子之思想,走进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