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京津冀为家”的剧院演员
本报记者 刘莉莉

  摘下髯口、脱掉蟒袍、洗去油彩,天津河北梆子剧院青年演员陈亭结束了当日上午在河北省的演出,坐上回天津的车赶场参加排练。再过几天,她又要到北京演出——像这样在京津冀三地之间来回穿梭,早已是陈亭的“日常”。

  河北梆子有“燕赵大地慷慨悲歌”之称。这门民族艺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就交织演绎在京津冀大地上。不论历史上还是现如今,很多河北梆子演员都与三地有颇深渊源。

  “我的京津冀故事可太多了!这得从小说起。”陈亭直率地说。小时候,这个河北姑娘因为嗓子好、能唱歌、爱艺术,误打误撞考到了天津戏校。在天津这座戏曲重镇,她得到老师的悉心教导,扎实学习原汁原味的河北梆子王(玉磬)派艺术。学校一放假,陈亭又到北京的姑姑家,由姑姑带着看了不少北京名角儿的戏。

  如今,陈亭已成长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戏曲新星,这离不开三地土壤对她的哺育。“我是生在河北、长在天津、嫁到北京,好像被命运推动着以京津冀为家。”陈亭笑着说,自己的演出足迹遍布三地,赶上节假日演出多,一天之内就要把京津冀转个遍。“我上午从天津出发,下午在北京演出,晚上就又赶到河北了,因为转天在河北还有演出。今年春节,我基本上就是三地来回转。”

  三地协同发展带来更多演出机会,进而使陈亭得到更多舞台锻炼,促进她的艺术日臻成熟。陈亭也用她的勤快脚步和宽亮嗓音,为三地文化交融的画卷添上青春靓丽的一笔。她感慨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河北梆子演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了,这也让民族艺术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