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开发,是很多历史文化遗产都绕不开的一道题。一旦迷失方向、进退失据,就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筑变成日式小屋;木质雕刻构件被磨平棱角、刷上油漆;被修缮一新的柱子上,钉上了指纹打卡机……不久前,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甘肃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被改头换面,不中不洋、不伦不类,成了“四不像”。此事引发广泛质疑:如此任性妄为,哪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还能吸引多少游客欣然前往?
文保院落可不可以开发?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有句话说得好,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古城之所以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正是源自它身上的“古味”,因为它承载了历史记忆和文化沉淀。如今,我们提倡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但活化利用不是“利”字当头,更不能为了商业价值、眼前利益而忽视历史文化价值。以保护之名行过度开发之实,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拆改古建,牺牲这些宝贵的资产,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将导致地区失去与众不同的特色,如此,损害的不只是古建筑的宝贵价值,也是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
一个地方的老建筑、古文物,就是一个地方鲜活而立体的历史。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在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传承和发展之间找到合适的路径。实际上,保护和利用不该是有你无我的单选题。在杭州,人们漫步大运河边,既能看到保存完好的河埠码头等历史遗存,又能看到新经济业态欣欣向荣;在天津,人们在传统村落西井峪可以看到,独特的石头建筑与现代民宿相映成趣。把“活化石”做成“金名片”,既不任旧如旧,坐视它们雨打风吹去,也避免改旧换新,不去做“自毁长城”的傻事,才能让历史记忆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闪光点和增长点。
越在流光溢彩的时代,越需要保护好、利用好历史与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与传承。由此,我们才敢自信地说,我们既能找寻到过往,也能更好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