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津门策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
提高人口素质
张美君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和基础性要素。当前,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增量的规模优势显著减弱,现代化建设中的人口红利必须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高质量发展从宏观层面讲是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微观层面讲是提高个体综合素质,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一、更好的教育全面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更好的教育是最为重要的高品质生活内容。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现代化强国建设不仅需要数量庞大的劳动者,更需要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较强身心健康素质和较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更好的教育指教育供给数量充足、内容丰富,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更好的教育是更公平的教育,社会主义重视公平,追求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获得发展的基本前提。推进教育公平,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接受高等教育。更好的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学校教育贯穿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始终,必须从学前教育就开始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培养综合素质要坚持原则性,也要注重灵活性,应根据年龄特点,有所侧重,有效衔接,接力提升,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备自主发展的空间和能力,为未来持续提高综合素质奠定内生动力。

  二、更体面的工作持续提升人的劳动素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提高劳动者素质不能离开劳动实践。工作是人进行劳动实践的主要载体。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践及劳动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开、不断实现。个体通过劳动获得满足生存的物质资料,同时依据现实世界的发展需求,持续提升专业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不断超越自我,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更体面工作的前提是筑牢劳动安全感,保障人民劳动权。要优化劳动制度,保障弱势群体的劳动尊严,促使其实现自我价值。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推进健康、安全劳动,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增加个体用于自我发展的时间。更体面工作的基础是优化收入分配,增强劳动获得感。始终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增中、控高、提低、取缔非法相结合。盘活现有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弹性,依不同劳动群体特质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收入激励计划,激励创造致富和缩小收入差距有机结合,效率与公平同时兼顾,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更体面工作的核心是优化劳动能力培训,要完善发展平台,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劳动成就感和价值感。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劳动者对工作目标的专注力,引导劳动者关注工作的内在价值,丰富劳动培训项目,开辟多样化学习途径,鼓励劳动者自我成长,营造劳动价值创造热情氛围,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水平专业化人才。

  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断滋养人的文明素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马克思把“现实中的人”归结为“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内蕴于人的现实生活之中,生活环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人的文明素质。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具体包括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更安定的社会秩序。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让人们在居家生活中感受到温馨,助力涵养优秀家风和培育社区文明。要完善住房供给制度,坚守房屋安全底线,合理布局社区公共空间,提高生活便利化。更优美的环境增强人民幸福感,提升人民的环保意识、绿色发展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着力创建城乡优美环境,保持公共场所环境整洁。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有助于人民增长文化阅历,丰富知识储备,感受文明魅力,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厚实文化底蕴。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更加安定的社会秩序能够提供稳定的生活预期和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保护人们基本权益,保障公众安全,培育人民的法治意识、公正意识和平等观念,推进制度文明建设。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四、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严密织就素质提升安全网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素质的提升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和最基本的生活质量,减轻生活压力和负担,增强生活安全感,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尊严。由此,个体才可以专注于家庭、工作、学习等事情,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体现社会保障的普遍性要求,主要指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应覆盖每一个人。“统筹城乡”要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保障水平。“公平统一”强调社会保障的公正性,消除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安全规范”要求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风险防控底线,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可持续”突出体现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立足中国实际,造福世代人民。“多层次”对应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品质生活需要,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通过市场机制与慈善机制更多更好地配备资源,丰富社会保障产品供给。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