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书·悦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为序
让阅读之光照亮神州的每一寸土地(图)
樊希安
  《书香中国看温岭——浙江省温岭市全民阅读采风录》,樊国安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24年12月出版。

  知名阅读推广人樊国安先生,让我为他撰写的《书香中国看温岭——浙江省温岭市全民阅读采风录》一书作序。我欣然答应了。这不光因为我们认识,是同门,是同行,是战友,更重要的是,我们二人都对推广全民阅读感兴趣,都想为全民阅读做些实实在在的推进工作。

  《书香中国看温岭——浙江省温岭市全民阅读采风录》是全国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全民阅读风貌的图书,同时也是温岭市第一本记录书香文化发展历程的书籍,我愿意为之作序,是为书香中国建设在温岭这个美丽城市取得的丰硕成果点赞,为全民阅读活动中涌现的一个接地气的先进典型喝彩。

  温岭不仅是我国浙东历史文化名城,而且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域之一,是创造“温(州)台(州)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区域。有人说,温岭市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域之一,成为一个藏富于民的重要地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的排头兵,正是因为温岭的书香文化底蕴深厚,实现了藏书于民,藏智于民,也就是说浓郁的书香文化底蕴为温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就像有人所说,温岭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读书都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自我提升方式”。

  温岭自古崇文重教,著书立说的大家迭出。出生在温岭的清末秀才王行健先生曾对“温峤八景诗”之一的《一市书声》进行续作,歌颂家乡温岭的书香氤氲氛围。据《温岭县志》载,自宋迄清,温岭中进士者97名、举人116名。真可谓“温峤文风古,南塘世泽长”。

  更为令人惊叹的是从宋代徐似道到清末林丙恭,共有60多位温岭籍的文人学者著书立说达600卷、册之多。其中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影响的有徐似道的《竹隐文集》11卷,陈景沂的《全芳备祖》58卷,王叔英的《静学文集》1卷,谢铎的《赤城新志》23卷,叶良佩的《周易义丛》16卷等。

  1949年后,温岭市取代各类书院、私塾的新式学校更加繁多,民间藏书数量大幅增长,崇文重教风气更加浓厚。从温岭大地走出的各类人才进入《温岭市志》(1988—2007)的就有965人,其中科技界109人,文化界109人,教育界153人,医药卫生界356人,其他领域238人。真是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威武壮观的生动画面。

  今日书香温岭的丰厚文化底蕴正是来自历史深处温岭的书香源头。“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书香文化正是从千年温岭的时代变迁、久远历史中传承赓续而来的,而且今天以书香温岭为战略目标的全民阅读工作推动得更普及、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同时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发生了许多新故事,涌现了许多新典型。

  书香温岭的建设工作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原则,整合资源项目、创新形式载体、加强宣传推广,连续13年每年一主题举办全民读书月活动,推动阅读理念深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为了构筑全民阅读矩阵,温岭市积极打造“市、镇、村、家庭”四级阅读服务体系,依托市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建立了家庭、企业、民宿图书馆分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学校标准化图书馆、开放式图书角,以及城市阅读驿站和图书漂流柜等空间,成功将“15分钟阅读圈”的触角延伸至老百姓“家门口”。这些举措共同促进了书香温岭的建设,使得阅读成为温岭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了“人人爱读书、家家飘书香”的浓厚书香氛围,全民阅读逐渐成为温岭市城乡人民群众追崇的新风尚、新习俗。

  书香温岭是书香中国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书香温岭的经验可圈可点,书香温岭的建设是书香中国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家庭图书馆分馆的创新之举更是书香温岭靓丽风景线中最耀眼的一道彩虹。

  我完全同意樊国安先生在本书中说的一段话:“在全民阅读的时代大潮中,书香温岭就是一面熠熠闪光的镜子——书香温岭创造的新经验可资借鉴;书香温岭发生的新故事令人感奋;书香温岭涌现的新典型可歌可颂。笔者认为,‘书香温岭’的靓丽品牌是若干代温岭读书人薪火相传多年积累而成的。所以,温岭的读书人和阅读推广人非常了不起,是值得人们尊重的,书香温岭是值得礼赞和书写的,是值得名垂史册的。”同时我还要补充一句话:书香温岭建设的经验是值得全国各地认真学习和借鉴的。

  温岭创造的全民阅读的“温岭经验”,已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经典案例,势必在全国各地产生影响和推进作用。我们期盼包括温岭在内的各地创造的全民阅读经验在全国推广,让阅读之光照亮神州的每一寸土地,从而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出版家、诗人、作家,国务院原参事、三联书店原总经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