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外婆家过夏天。
一条柔软的河从村子这头穿到另一头,水清澈干净,人们在这里淘米、洗菜、摸鱼。一只只船在水面上漂来漂去,船上的人都唱得一首好歌谣,“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时最羡慕屋子临水的人家,可以在河岸边沉下自家的渔网。等到哪天想到,提起来一看,就朝屋里喊一声,提个水桶来,有鱼了!立时,就会有孩子从屋里飞出,一条条捡跳在地上的鱼。它们滑溜溜的,我总想上去抓,顾及不是自家的,只能站在旁边乐呵呵地瞧。往后大一些了,父亲喊我去捉鱼,却怎么也不肯去了。捕来的小鱼去掉银闪闪的鳞片后,裹上面粉放进油里煎熟。刚出锅的时候一口咬下去格外酥脆,可以下啤酒。
那时少了捡鱼的乐趣,上午日头没有高过屋顶的时候,我们就在空地上拿砖块涂鸦,画迷宫。用彩色蜡笔太浪费,才划几下子就被水泥地吃得短短的,只剩手指都抓不住的一截。大人们不会因空地被画成花脸而责骂我们,只需午后的一场雷阵雨,地面就能被冲刷得干干净净。因为夏季的雨,石头缝里、屋顶上都抽出了新草,一同发芽的还有我们新换的牙齿。那时最爱摘疯长的狗尾巴草,它们长在废弃的泥土中,高高低低垂着脑袋,轻轻一抽便能离开主茎。等抓满一把,就冲回家向大人炫耀今天的“收成”。
外婆家室内的大厅,不知是用什么材料铺成,酷热的午后只需铺上一张竹席,躺在上面午睡就像躲进一间冰窖,和姐妹们扮一会儿鬼脸就沉沉睡去。吊扇开到最小,懒洋洋地在头顶摇着。午后,不用上闹钟,也不必看表,若是愿意,便可以一直睡下去,直到被厨房里切西瓜的声响或煮老南瓜的气味唤醒。一闻见,就会咽着口水爬起来,进厨房一探究竟。望着大人把煮烂的南瓜块一勺勺盛进碗里,撒上白糖,最后淋汤汁。我小心地捧碗出来,笑弯了眼睛,用来诱醒还在沉睡的小妹。
那时候最盼望落日将沉。为了得到下河游泳的许可,整个下午都要缠着大人问许多次,这会儿能不能下水呀,能不能呀?大人吓唬说,太热的时候去,是要被水老虎抓走的。恰逢《西游记》热播,总忍不住想,那不就是去了龙宫了,去瞧一瞧定海神针也不错。一直等,等太阳都落没了,大人才点头。这时,我们套着各色的泳圈冲到河边。脚趾碰着水,又不敢一下跳进去,只好慢慢扶着石头,等抓了一手青苔,才从岸上滑入。刚入水的那会儿,水姑娘会轻轻挠着脚心,我们总免不了呛上几口水,鼻子酸溜溜的也开心。下水了就能摸贴在石头边上的田螺,掐断葫芦状的水草,抱紧游泳圈在河里打水仗。偶然有人撑桨而过,我们就浮在水中一动不动,看船击起的水浪能把我们扶得多高、送得多远……
一直要等双手在水中泡出细纹,听大人说外婆已经把米饭煮香,我们才抖落一身的水珠爬上岸,踩着发烫的青石板路,一路争相跑进屋去,再到后院洗澡。等我们出来,大人已经把桌子搬到露天的院儿里,一只只瓷碗放满桌面,碗里盛满了绍兴的家常菜:玉米煮排骨、梅干菜红烧肉、虾米紫菜鸡蛋汤,热气腾腾。邻居家的大黄狗早已懒洋洋趴在桌下等着啃骨头了。那时的狗呀、鸡呀,不管进谁家串门,都不会被赶出院子。
几个在水里闹过的孩子,胃口总出奇地好。桌上的排骨、红烧肉没动几筷,就着紫菜鸡蛋汤呼啦呼啦就能吃下一大碗米饭。等吃好,把碗放下,筷子一搁,让大人检查碗里不剩饭粒,就等于宣布下一场角逐的开始。大家抢着挤进厨房,用锅铲撬锅巴吃。在农村都用大灶蒸米,灶底加干柴把饭煮熟后,锅底就会结一层金黄的米粒。撬出来的锅巴可以团成圆的、方的、心状的,一口塞进嘴里,喷香酥脆。往后再也没吃到过这样香的锅巴。
饭后最紧要的事,是从门前顺一把竹凳,要来外婆的大蒲扇,穿过半个村子走去桥上乘凉。看狗尾巴草得意地开了一路,看牵牛花渐渐收拢紫色、白色的喇叭。桥上的晚风,村里老人的笑语,孩子们吵闹着追来跑去,永远长不大似的。人手一把竹扇,轻轻摇走尚不凶恶的蚊子。我们在桥头上看晚归的父母带着孩子将肩膀没入水中,他们的孩子还太小,父母不在的时候不被允许下河,总要巴望一整个傍晚,才能盼来这一刻。这时,乐得一双小脚扑通扑通敲出水花。我们趴在桥沿上望着他们,喊了几声“喂”,看余晖渐渐散尽。满天掉落的光,把老人、小孩的脸都映成了金色。
(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