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大多数“90后”尚未出生。
1999年,神舟一号烈焰升腾,最大的“90后”还不到幼学之年。
2003年,“神五”飞天,举国欢腾,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构成了“90后”独特又深刻的集体记忆。
……
2024年,10月30日,“90后”上太空了!“90后”航天员宋令东,空军一级飞行员,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中队中队长。“90后”航天员王浩泽,我国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她是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今天凌晨,他们与执行过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指令长蔡旭哲一道,乘坐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遨游“天宫”。
从“神一”到“神十九”,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天,从空间实验室到空间站,接力棒一棒接着一棒。“80后”“90后”,已经开始担重担、挑大梁。载人航天精神薪火相传,一个又一个中国人的名字闪耀浩瀚太空。
“‘80后’是垮掉的一代”“‘90后’是废掉的一代”“‘00后’是躺平的一代”……这些年,某些人试图给年轻人贴上标签,有的人在担忧年轻人不能撑起时代。而一代代年轻人用坚定的追求、脚踏实地的行动,给出了“没有一代年轻人会垮掉”的强力回应。
航天员训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体质训练等八大类百余个科目,离心机训练、睡眠剥夺训练……一项项训练光看名字便知艰辛程度。以离心机训练为例,航天员身体最多要承受8个G的过载,“这8个G相当于8个你自身的重量压在身上”,做这个训练,航天员脸会变形,胸部会感觉到极度压迫而呼吸困难,眼泪也会不由自主地往外流。为确保安全,离心机内部有个红色按钮,只要按下去离心机很快就能停下来,可截至目前,这个按钮20余年从未被按下。从“60后”到“70后”“80后”“90后”,他们不断上交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答卷。
这份答卷,在台前,也在幕后。薪火相传,在苍穹,也在大地。
“各号注意,这里是北京。”
“神舟十二号,我是北京。”
“长城报告,座舱环境正常。”
“北京明白。”
“宣布发射结果。”
“北京明白。”
……
2021年,神舟十二号腾空而起,蹲守直播的观众,被一次又一次的“北京明白”撞击心灵,“北京明白”也冲上了热搜。
“北京明白”的回答,来自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组的一个团队,9位“90后”,用自己沉稳坚定的声音,确保航天员在任何时候呼唤祖国,永远有人及时回应。“只要在岗,就保持精神,不能有任何差错。”一句句“北京明白”,背后是无数航天工作者确保着每个方案、每项指令准确到位;一句句“北京明白”,折射出一批批年轻又有才干的航天人才,正在撑起我国载人航天的未来。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0后”航天员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一个缩影。中国青年不畏风雨、不惧挑战,在时代大潮中勇做“弄潮儿”,在“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中书写青春华章。
星辰大海、飞天逐梦。神舟十九号踏上征途,为浩瀚太空写下更多振奋人心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