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磅品荐
书信里的人间情义(图)
王竞
《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吴学昭整理、翻译、注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5月出版。
本书插图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先生92岁时写下的回忆录《我们仨》,将她与钱锺书、钱瑗63年的坎坷和温馨呈现在读者面前,点点滴滴,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忧伤与亲情感动了无数读者。而《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一书呈现了钱锺书和杨绛二位先生工作、生活、心境、交往、论学状况,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丰富立体的钱杨世界。

  杨绛先生晚年亲手销毁了钱锺书和她本人的日记,以及某些亲友的书信。在最后的日子里,杨先生把多年好友,也是亲自认定的遗嘱执行人吴学昭叫到医院,幽幽地说:“这都是我看了又看、实在下不去手撕毁的亲友书信。我近来愈感衰弱,自知来日无多,已没有心力处理这些信件,现在把它们全部赠送给你,由你全权处理,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写信人中,不少你都熟识,哪怕留个纪念也好!”

  吴学昭深知这些信的重要性,信中所提的故人旧事,她大多了解,有些曾经写进《听杨绛谈往事》中。在仔细阅读后,许多之前所知的片段,变得更加贯通起来。她越读越投入,越读越感动,也更理解了杨先生何以不忍心销毁它们。“这哪是些普通信件?它们荷载着文化的信息、历史的证据和人间情义,是极为珍贵的文史资料!”

  如何处置,吴学昭颇费心思。思量再三,她最终下定决心,赶去协和医院对杨绛先生说了自己的决定:“您留赠我的书信十分珍贵,您都下不了手撕掉,我更不敢也不舍毁弃。这些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宝贝,不宜由我个人私藏。我的想法是争取在我有生之年得空时亲自将它们整理翻译出版,留给社会,供广大读者研究参考,然后将原件全部捐赠国家博物馆收藏。”病床上的杨先生露出欣慰的笑容。《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一书的“整理者言”所附2016年4月10日的照片,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幕。

  《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共收入致钱锺书、杨绛夫妇的信函277封,以及钱杨二位先生的若干复函。此外,还有一些重要文章作为信后附录,供读者管窥。信函依第一封信的写作时间排序,最早始于1946年,至2014年止,多集中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这些书信中,不少是来自家人,比如钱基博老先生满溢爱子之情的密密麻麻的手谕,比如杨先生的大姐杨寿康讲述的家史往事,以及一直在上海行医的杨绛的小弟杨保俶的安慰和建议。还有钱先生“英文甚好”的妹夫许景渊的“尘梦沧桑、唏嘘百感”,杨先生表妹唐瑞林谈《围城》唐晓芙的“索隐”“考证”信件,以及未曾谋面的复旦大学外文系钱雨润写的对老师杨必(杨绛之妹)的“世纪末的怀念”。

  书中收录最多的,是二位先生与中外学人的通信。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向低调沉默的钱杨夫妇迸发出巨大的活力。杨先生接连写了不少散文,结集为《将饮茶》《杂忆与杂写》等书,还创作了小说《洗澡》。而钱先生走出国门,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赴意大利参加欧洲汉学家会议。会上,钱先生生动回顾了中意文化交流的历史并介绍了中国文学的概况。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中西互证,生动风趣,全程英文演讲,引用意大利作家的话时用意大利文,引用德文、法文作家时亦然,全场欢呼尖叫,掌声雷动。一年后,钱锺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管锥编》出版,深受海内外博雅明通之士青睐。

  应该说,钱杨作品能成功推向世界,被钱锺书称为“文字骨肉”的知己好友宋淇功不可没。书中所收的28通宋淇来信,以及钱先生的若干复信,畅述胸怀、评书识人、妙语连珠、精彩纷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细节。

  1990年,钱锺书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围城》被老友的女儿黄蜀芹搬上了荧幕,央视热播后,全国掀起了钱锺书热。这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了烦恼,信札中也有不少与电视剧《围城》相关的桥段。

  书中还有不少海外的译者信札,比如《围城》日文版译者中岛碧、《我们仨》日文版译者樱庭弓子等。其中往来互动最频繁的,也是本书中收入信件最多的,是被钱杨夫妇视为“文学女儿”的德国人莫宜佳。

  杨绛曾说:“钱锺书最欣赏莫宜佳的翻译。他的小说有多种译文,唯独德译本有作者序,可见作者和译者的交情,他们成了好朋友。她写的中文信幽默又风趣,我和女儿都抢着看,不由得都和她通信了。结果我们一家三口都和她成了好友。” 这种“幽默又风趣”在莫宜佳的来信中一览无余:“钱先生引用的德文诗不但适合,而且有点偏僻奥妙,令我有学海无涯之感(而且是德国海)。本来应该来一个同韵回敬,可是我只好改变一下风格,来一个异文更合文化交流。”

  钱先生去世后,莫宜佳的来信给了杨绛莫大的安慰:“你知道钱先生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事实上,是他为我打开了中国之门。我在意大利听了钱先生的报告后,中国文学才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后来通过翻译《围城》,读《管锥编》,可谓茅塞顿开,开了窍,发现了博大精深又充满智慧的中国文学的无穷魅力,去掉了许多狭隘偏见,读文学也变得满是乐趣。后来去北京,认识了你们俩和郑朝宗、陆文虎他们,我总记得你俩活泼机智的谈笑。和你俩的友谊是温暖而充满亲情的,虽然我们无法常见面,但钱先生给我的是这么多,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无法隔离,也不会随君而去。钱先生给世人的很多,给我的尤其多。”

  这些译者,为钱杨作品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在世界的传播,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不消说,书中所收录的老舍、冰心、柯灵、苏雪林等众多重要人士的信函,不仅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或可补充年谱、别传的失载,也是时代的记录,见证着学人之间的友情和思想共鸣。

  在·线·阅·读

  两封小信

  (一)

  杨绛、锺书同志:

  感谢你们的信。我是抛砖引玉,希望以后能常得到你们的大著。我拉长线(以后还有二三四五集)钓大鱼。锺书同志居然心里“天人交战”起来!事情闹大了。我那本文集序上说得很清楚,无知,幼稚,但杨绛同志提到的《关于女人》,我倒是有一点偏爱。一来因为每篇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模特儿,七分真人,三分真事,二来因为那本不是用“冰心”名字发表的,比较自由一些。

  冰心

  (二)

  杨绛先生:

  冬至日来信收到,谢谢,谢谢。信上说小病,不知完全好了没有?念念,念念。北京严寒,起居望多小心。锺书先生和您都是国之瑰宝,平日一些琐事可以不理就不理,养好精神,做些您喜欢做和重要之事,才是上策!

  您说您是网盲,我也是,写作多靠平日杂乱读书做材料,偶有紧急资料需要即查,才会请助理帮忙。《老圃遗文》是向友人借一叠影印本读,不齐全。去年之专栏文章都收进新书《甲申年纪事》中,此书除插图字画可看,其他不足观,不敢寄给您,怕打扰您清神,看书眼睛也太累也。

  ……

  不敢多写,怕您疲累。

  敬祝

  新年如意

  晚 董桥顿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