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3月,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率领他的中亚探险队,经罗布泊前往敦煌。驻留敦煌期间,他利用藏经洞的实际看守者、道士王圆箓的无知,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骗购了24箱写本、5箱绢画和丝织品等珍贵文物、文献。这些流失海外的敦煌珍品,后来一直被紧锁在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成为无数人望尘莫及的遗憾。陈寅恪先生曾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莫高窟在世界知名度的提升,敦煌同世界的合作与交流也蓬勃展开。经反复沟通,敦煌研究院、浙江古籍出版社和大英博物馆共同精选出大英博物馆103幅具有代表性的敦煌艺术精品,经数年之功,这批珍贵藏品的图像,终于在国内获得大英博物馆的首次正式出版授权,是为《藏经洞敦煌艺术精品(大英博物馆)》。
书中的103幅艺术珍品,涵盖唐、五代、北宋时期的佛教绘画,分五大主题:一是说法图、经变画;二是佛像、佛传;三是菩萨像;四是天王、力士、高僧;五是曼荼罗及其他。敦煌研究院专家学者在吸取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对每件作品的内容、释文、风格特点、艺术成就进行了详细解说,还对多件作品提出了创新性见解,可以说体现了敦煌学艺术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
103幅高清大图中,包括说法图和经变画16幅,佛像和佛传图7幅,菩萨像56幅,天王、力士像19幅,曼荼罗及其他5幅。可以看出在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瑰宝中,菩萨像的数量几乎占到作品总量的一半。
在敦煌深耕60年,被称为“敦煌女儿”的著名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女士,在本书序言中写道:“这些敦煌画艺术品,是唐、五代、宋时期的作品,画的内容与敦煌壁画基本接近,画的载体有绢、麻布、纸等,且画的载体不同,所用技法也与壁画不同。敦煌画艺术品有绢画、刺绣、麻布画、纸画,有雕版刻印的画,有拓印的画,有用夹缬、蜡缬印染的画,有白画(白描画)等。这些画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绘画存有与壁画不同的绘画艺术品,对于我们认识唐宋绘画艺术史的演变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与西方传统绘画所用材料不同,如樊锦诗所言,中国唐、五代、宋时期的古代绘画大多采用绢本或宣纸,因此一些流失海外的古代珍贵绘画,曾遭受过“野蛮”对待。如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馆藏的《文殊菩萨像》和《普贤菩萨像》,由于收藏修复部门不了解中国卷轴绘画的装裱工艺,把这两幅精美的卷轴画装裱在木板上,对画作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本书主编赵声良先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2003年获日本成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美术史专业),对佛教美术具有深厚造诣,专门为本书撰文三万字,进行超长解读。赵声良和敦煌研究院专家对这些艺术精品的解读,对了解唐宋绘画艺术史的演变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
由于历史的原因,敦煌藏经洞数万件文物流失海外,分别散藏于英、法、俄、印等国的博物馆。特别是其中的绘画艺术品,国内所存无几。事实上,自斯坦因劫掠之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日本探险家、俄罗斯考察队等,都曾对莫高窟进行了发掘、拍摄和记录工作。伯希和曾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在藏经洞挑选经卷,俄罗斯考察队在拍摄了2000余幅照片后,还剥走了一些壁画,拿走了几十身彩塑,在当地收购了各类绘画、经卷等文物……
可以说《藏经洞敦煌艺术精品(大英博物馆)》的出版,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更加清晰、直观的图像,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为法藏、俄藏、日藏等敦煌艺术品的整理出版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敦煌莫高窟由于历史原因及其自身特点,进行数字化保护与重现已经迫在眉睫。流散海外的敦煌藏品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可以说是意义非凡。
敦煌学家、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曾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藏经洞敦煌艺术精品(大英博物馆)》的问世,正是热爱敦煌的人们的福音和季羡林先生心愿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