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国企做技术工作的朋友,因为工作需要,一年要出差150天以上。为了消解这种随时离家的漂泊感,她总是在出差的背包里放一本枕边书。今年春天,她将随身带着的新书介绍给我,这就是《云间烟火:美得窒息的唐诗》。这是一本汉英对照的唐诗诗画集,选择43位唐代诗人的作品,通过中英两种语言的韵律融合,再现了121卷唐诗的风骨流韵,翻阅它,可以洞见翻译大家许渊冲教授“想把中国之美介绍给世界”的诚挚心意。
没错,这本新书的古诗英译,就是被杨振宁盛赞为“几乎每天一个译诗的灵感”的许渊冲。年轻时,就读西南联大的许渊冲师从钱锺书学习英文翻译,钱先生和蔼又严谨,轻易不称赞弟子,但看了许渊冲的译稿也会评价:“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诗是不可以翻译的”,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观点。因为诗是语言这顶王冠上的明珠,独属于诗的意境、内涵以及情感价值,是很难以另一种语言表达得确切又隽永的。唐诗更是翻译中的难题,因为其篇幅都极为短小,五言、七言、五律、七律是最常见的诗体,这就让唐诗的语言更为凝练,每个字都像柱石一样不可移动。为了让唐诗英译灵活地体现出原作的韵味,许渊冲先生反复琢磨,追求形似之上的神似,形成了韵体译诗的独特方法,让我们吟咏英文唐诗时,“口里也像含着一枚回味无穷的青橄榄”。
本书共分为六章,以娓娓道来的平行结构展现诗作之美,分别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叹,送别亲友的惆怅之情,与故人亲友相逢的欢喜与刹那恍惚,对亲人与恋人的无限眷恋,以及诗人登临怀古的苍茫感触和边塞诗人们保家卫国、壮志满怀的心声。
不妨来赏析下这本书的首作。王维在《鹿柴》一诗中写道:“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许渊冲先生将这两句意境幽微的诗翻译为“In gloomy forest peeps no light,but sunbeams slant on mossy ground. ”他以色彩、光影在夕照下充分融合的刹那之美,描绘出一种既符合唐代诗人王维的心境,又契合英伦田园森林画风的典雅韵律,充分折射了“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美。
诗词解析作家陆苏,在此书中贡献了以当代语言来体会唐诗的尝试。比如她将《鹿柴》一诗的最后两句解释为:“夕阳的针线穿过树枝和层层叠叠的树叶,将黄昏和斑驳的树荫、墨绿的青苔一起亮亮地缝紧。”她不是机械化地去解释唐诗的名句,而是在王维营造的悠然光影与高远意境中,放入了自己的心境与体会,她创造性地使用了“缝紧”这样迷人的动词,来连缀那些诗句的内在逻辑。
再比如,很多人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经常会有困惑:既然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说,说明禅院的四周有鸟,那么“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说,是不是有些解释不通呢?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两联诗是不同方向的空镜头,之间有电影蒙太奇一般的切换,但如何令这种切换毫无破绽?这就考验了解析者的古典文化功底。陆苏将它解释为:“明媚的山色留白了天光,让小鸟更加喜悦欢欣。清澈的潭水接着了云影,让遇见的人多么心旷神怡。此时此刻万物将醒未醒,安安静静,所有的声音都还在络绎赶来,就算有鸟,也是沉默着,一起聆听寺庙的钟声磬声,一声接着一声……”她用“留白”“接着”“络绎赶来”这样的动词,再现常建所描摹的空灵意境,带有一定的再创作成分,调性却与原作不谋而合。
为心性相通的诗人解析诗作时,陆苏尤为灵感迭出。例如李商隐有一首相对小众的诗,名字叫《谒山》,全诗风格奇丽,富于浪漫色彩。诗中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这首诗继承了李商隐诗晦涩难懂的制谜风格,普通读者虽可触摸到诗人无法挽留时光的怅恨之心,但又不免困惑于诗人为什么要问麻姑买沧海?沧海之后,又说到了一杯春露,情境转换之快,让人目不暇接。陆苏是这样再现这首诗的意境的,她写道:“从来就没有可以系住太阳的长绳,从来就没有人能阻止时光的流逝……都说沧海会很快变成桑田,正想着怎么开口索性向麻姑买下沧海,沧海已经变成了一杯冰冷的春露。”沧海幻变的美,不是落实到桑田这样实打实的风景上,而是变成了一杯皎洁荡漾的春露,许渊冲以“But a cup of spring dew soon turns as cold as ice.”来形容春露的空灵饱满之美,形容它醍醐灌顶的凉意。春露中既饱含着云水的变幻,又饱含着“珠有泪,玉生烟”的离情别意,它比酒更幽凉醉人,浸染着草木的芬芳气息。这里面对人生易逝、光阴变迁的感叹之情,既是李商隐的,又是解析者与翻译者的,更是读者的。
李商隐酿就的春露,就这样被许渊冲和陆苏分杯斟满,倒进了读者的杯中。能品到它,何其幸运,这是快节奏时代以诗的夜露,滋润心灵的瞬间。
在·线·阅·读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人豪爽,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
【背景】此诗乃李白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时所作,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全诗感情激扬、气势豪放,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充分显示出李白诗歌的特色。
【赏析】提一支辛夷木的桨,任沙棠木的船在汉江上飘着,吹着玉箫金笛的歌女坐在船的两头。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歌妓,不问朝夕不问西东,纵情欢娱随波逐流。那黄鹤楼上修炼已成的仙人还在等待乘鹤登天,我这个物我两忘无忧无虑的人如同白鸥逍遥自由。屈原写的诗词歌赋至今可与日月争光,骄奢荒淫的楚王建的亭台轩榭早已荒废无踪。我诗兴起时,落笔声可以震撼巍巍五岳,诗成纵情高吟时可令江海俯首。人生如梦,拥有多少都是浮云,如果富贵功名能永远在,那汉江水都可以改向西北流了。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王维(699—761,一说701—761),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背景】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把禅意渗透于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创造了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赏析】开门,见山。真好,拥有一座山。山里的清幽空旷,山里的树木飞鸟,都是我的。 空空的山林很容易就藏起了人,但藏不住人说话的声音,忽近如耳语,忽遥如丝竹隐约。夕阳的针线穿过树枝和层层叠叠的树叶,将黄昏和斑驳的树荫、墨绿的青苔一起亮亮地缝紧。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作者】祖咏(699—746),唐代诗人,开元十二年(724)进士。他一生困顿失意,仕途坎坷,生计维艰,其诗多写田园、隐居,风格接近王、孟诗派,个别诗篇也写得情调昂扬,气势豪放。《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背景】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此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按规定,该作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律诗,但他写了这四句感觉很完整,就搁笔了。考官让他重写,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惜字如金。结果惹恼了考官,最后他未被录取。
【赏析】雪后初晴,在长安城遥望,终南山北坡峰峦峻秀,云过山腰,山顶未及融化的雪,静静地浮在云上。夕染林梢,苍茫山色笼上了一抹暖暖的微光,雪映暮色,城里的傍晚又得多添一件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