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说华服~~~
小楼春秋【14】~~~
沽上
丛话
天津民族制造业史话(五)~~~
拾柴篇~~~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2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说华服
长安中亚丝路装(图)
华 梅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这座城市正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今年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人们激情的集中爆发是那场“大唐迎宾礼仪”,实则成了汉服唐装盛会。我按捺不住心情的澎湃,脑子里反复涌现一句王维的诗,真是“万国衣冠拜冕旒”……

  不用说张骞“凿空”,因为中国中原与中亚西亚诸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即有接触。周穆王时,曾传说其打开了通往大西北草原之路。在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墓出土的《穆天子传》中,记下了周穆王每到一处,以丝绸、铜器、贝币馈赠各部落酋长。各部落酋长向他赠送大量马、牛、羊和酒等。这条路上货物西运的终点远远超过了葱岭,一直伸向乌拉尔和伊朗高原。

  古希腊巴特侬神庙中有一座女神像(公元前438年—公元前431年),女神身穿透明的长衣,衣褶雅丽,质料柔软,曾被考古学家认定是丝绸衣料。另外,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库尔·奥巴出土的,公元前3世纪希腊制作的象牙板上的绘画中,女神穿的衣服质料之纤细透亮被表现得非常完美。权威考古学家认定只有中国才能制造,因为其绝不会是野蚕丝织成的,更不会是极细亚麻。

  当然,中国中原和中亚西亚等地的大规模交往,应归功于张骞。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特别是第二次,带去金币、丝绸等财物数千万之多,积极发展和各国的友好关系。中国的丝绸衣料通过安息商人运销西亚,各国的珠宝、衣料、皮毛也经安息输入中国。在史书《后汉书·西域传》中有详细记载,如从古月氏国运来的有毾登毛(细花毛毯)、诸香等。《魏略》中有一份相当于古罗马向中国运进的货物清单,其中绝大多数与服装有关,如金缕绣、杂色绫、金涂布、发陆布、五色桃布、九色毾登毛和玛瑙、南金、琥珀以及各种香料。

  20世纪初,位于新疆楼兰遗址汉墓中曾发现一块毛织物残片,直接采用希腊、罗马题材中赫尔美斯的头像。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蓝印花布上也出现了明显的深目高鼻女像,同时又有中原传统题材龙纹,而且这块布中间的残留部位上清清楚楚地留有狮子的一条后腿和尾巴的图案。另外,在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绮、罽(毛织物),上面都有西域的植物纹饰葡萄纹。兽纹锦更具文化交流融合气势,卷云层有汉代服装纹饰特色,但已明确显示出波斯萨珊王朝的联珠纹构图方式。其中联珠对鸟对狮“同”字纹锦,则是在直接采用波斯萨珊王朝图案的同时,又保留了中国中原以文字作为纹饰主题的传统表现手法。

  沿着丝绸之路涌入中原的服装文化,是随着悠扬迷人的歌舞来的,正是中亚西亚人的歌舞天赋,使得他们的常服成为我们的舞服。初唐、盛唐时,随中亚西亚以及南亚而来的包含诸多民族成分在内的装束风格,使唐朝人耳目一新,于是,一种如狂风般的胡服热席卷中原,尤以长安和洛阳等地为盛。元稹诗中形容这种热潮即以服装打扮为例,“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可以想象,当年大唐“臣妾人人学圜转”的气氛确实够激动人心的。唐代人开放宽容的态度、广收博采的胸怀,从舞服可见一斑。

  《霓裳羽衣曲》是我们极为熟悉的改编过的西来舞曲。据说这种舞蹈要宫妓佩七宝璎珞舞之,曲终,珠翠可扫。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有:“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同时描写舞姿:“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略敛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带着浓浓的西亚、南亚的经典风格。除此之外,还有来自西域石国的“胡腾舞”,来自西域康国的“胡旋舞”和“柘枝舞”。据唐代杜佑《通典》记,舞者一般二人,通穿“绯袄锦袖,绿绫浑裆裤,赤皮靴,白胯,双舞急转如风”。唐代诗人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中写道:“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

  读到这诗,不禁使我想到最能体现长安与中亚文化交流痕迹的“三彩载乐骆驼俑”。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这件作品,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驼架上铺着条纹长毡,两侧朝向外面各坐两人,立一人且歌且舞。其中三人为西域人形象,二人为中原汉人模样。有意思的是,五人全都穿着中原男装──幞头和圆领袍衫,却全都拿着西域乐器,一个人弹琵琶,一个人吹觱篥,两人击鼓和钹,宛如正在演奏一曲长安与中亚西亚的文化交流之歌。另一件1995年在陕西省高陵县唐墓出土的三人一组三彩陶骑马俑,一俑头戴小冠,一俑戴黑色风帽,另一胡人俑却戴着典型的中原首服黑色幞头。众多出土艺术品显示,自汉开启的丝绸之路,至唐已结出累累硕果。三百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商贾、留学生云集长安,那是何等壮观的大唐盛景!

  具体说沿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的中亚服装,为中原人所喜欢、吸取,进而形成“胡服热”的款式是什么样呢?头上尖顶帽,这种帽叫“浑脱帽”,最初是将一小牛从脊上开口,抽去筋骨,以一完整皮做成的帽,后发展为锦绣并缀珠。刘言史在诗中明确写过石国胡腾舞,石国即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就是说的这种帽子,曾一度成为长安人的时尚首服,窄袖也是明显区别于中国汉族的传统大袖。再一特点即大翻领,中原服装从无翻领,古来是掩襟,后有对襟,唐代已吸收外来元素,遂有圆领、革带、乌皮靴。唐女讲究配套着装,其中除了经典的襦裙装、女着男装以外,就是一身胡服。唐代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全身着装为头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革勾革靴,腰间还束着蹀躞带。

  边塞诗人岑参也专写过“胡旋舞”的舞服与气势:“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践行的是交流,收获的是友谊,实实在在的果实宛如晶莹的珠宝, 而服装是最为亮丽最为耀眼的那一颗,美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