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观察
天津鼓曲如何传承中发展
单炜炜 王轶斐
郑力文在台湾教授鼓曲艺术。
张博在教授金派梅花大鼓,并做影像资料保存。

  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尤其是天津鼓曲现状究竟如何?市场“萎缩”是实际情况,但困境并非绝境。从相关部门、曲艺从业者、曲艺教育者以及广大的票友、爱好者、观众以及关心传统文化的普通群众,都在为传承艺术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薪火不会熄灭,继承中创新”,天津的曲艺沃土是自信的来源,鼓曲再次振兴正在路上。

  创新+平台  让年轻人和孩子爱上鼓曲

  南开大学教授、天津曲协副主席鲍震培曾做过调研,她告诉记者,2012年时,天津曲艺团当时有两支鼓曲队伍日常演出,民营的有雅盛、振北两个团,当时鼓曲演出地点有中国大戏院小剧场、估衣街谦祥益、建国道明月茶楼等多处。据了解近两年,只剩下市曲艺团、德云社鼓曲队以及古文化街茶馆一支民营队伍。

  2023年初的天津卫视相声上,郭德纲邀请15位鼓曲老演员,组成了“千岁组合”登上舞台。这15人年龄加在一起,超过了千岁。随着“组合”中,杨凤杰先生的去世,广大观众更加感叹:“鼓曲听一次少一次。”从鼓曲观众角度来说,一方面是老年观众人数大幅滑坡,另一方面是年轻观众后续力不足。

  是困境,但不是绝境。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曲艺团副团长冯欣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曲艺团一直尽最大力量建设人才梯队,引进了多名优秀青年演员。在培养观众方面,团里除了日常的演出和对外文化交流,一是以青年演员为主体,积极探索新媒体新平台,宣传鼓曲艺术。已经进行到第6年的曲艺进校园工作曾前往30余所学校,惠及学生上万人,逐渐把曲艺的种子撒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通过新的创作意识和新媒体的传播渠道,让曲艺非遗赢得了更多的年轻观众。冯欣蕊告诉记者:“我团的抖音平台有近10万粉丝,整体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新平台的宣传为我们剧场观众的年轻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爱上曲艺,爱上鼓曲。”

  “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并重,二者互补且不矛盾。”冯欣蕊表示:“对于鼓曲文艺工作者而言,首先应该以继承为根本,要多向前辈艺术家求教,学好本曲种艺术的精髓,总结前人经验;再根据个人的条件及特色进行量体裁衣式打造,多去舞台实践,多见观众,多听取观众的意见和建议,鼓曲才能长远发展。”

  合作+拓展  专业院团与票界两支传承

  再说梅花大鼓。以“梅花诸宝”为核心的卢派、花派,从源头上说,始于金万昌的金派,然而如今金派梅花却成了濒危曲种。第四代传承人张博介绍说,先师刘嘉昌带着自己从2004年起,开始恢复、演唱金派梅花大鼓失传曲目十余段,延续并扩大了金派梅花大鼓的传承及影响力,“就像当年他和周麟阁先生学艺一样。”

  “我们的传承是和天津曲艺团合作的,离不开天津市曲艺团很多乐队老师的帮助,如韩宝利、韩利祥及于欣华、陈茜、张翔、孙恺承、水源、崔璐等,更要感谢老前辈钟吉铨先生。”张博说,曲艺团乐队的年轻人,赶上了老先生,又有热情去学习,即便在舞台上展演得少,但多了一门技艺,为中国曲艺留下了火种。“作为专业团体的曲艺团,他们将来再教学生带徒弟,帮助传承,我们也通过他们规范了演唱。”在张博看来,艺术传承应该是两支:专业院团传承和票界传承,起着互相弥补的作用。

  全堂八角鼓项目出品人、资深戏曲曲艺策划人谢岩和张博等,在京津两地推出了“全堂八角鼓”演出形式,谢岩介绍,这个起源于清代的表演形式,实际上就是“北方曲艺大联欢”或“曲艺晚会”,囊括了曲艺的所有表现形式。“我们在推出时,以非遗曲种为基础,注重展示濒危的曲种、濒危的曲目、那些‘濒危’的传人。”通过1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品牌,实际操作上更是非遗传承生态的再造。

  传播+挖掘  专业与爱好皆不可负

  5年前,社会呼吁鼓曲专业能不能有“本科”,鲍教授介绍,北京、上海的艺术院校已经设立了相关本科专业,在天津,由天津戏曲学校和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合并而成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有曲艺系,其中就有鼓曲专业的学习课程。

  从北方曲校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梅花大鼓名家、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教授安冰已经走过了32年的教师生涯。她介绍了鼓曲专业的现状:“我们刚毕业做老师那几年,老艺术家们都还在,他们帮助我们一起教授学生,那时候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现在他们已经是鼓曲届的中坚力量了。在进入本世纪的一段时间里,随着鼓曲观众的减少,学鼓曲的学生也逐年减少,我们的专业确实面临过尴尬时期。但最近几年,曲艺重新在年轻人中打开市场,对鼓曲感兴趣的孩子多了,我们的生源也逐年向好,这是个积极的信号。”但她仍坦言,现在学生在刻苦程度上总体有所欠缺,“如何让学生的专心和刻苦更进一步,是我们和学生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鼓曲得以传承?安冰认为,一方面需要鼓曲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比如梅花大鼓的唱腔通常都比较长,唱得比较慢,有的年轻观众没有耐性看完,是不是可以缩短作品的时间,并在唱腔上有所变化?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她认为除了学院的常规招生,也要“主动出击”,“我们要做好专业宣传,更要去普通学校发掘好苗子,为鼓曲传承争取更多主动性,为曲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力文是天津市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奏员。近年来除去大量舞台实践外,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广工作,多次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和海外舞台上介绍津味儿鼓曲艺术。她告诉记者,从2002年随团赴香港演出,到2013年她随著名京韵大鼓艺术家杨凤杰老师,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大学等数所高等学府展演教学,让她感受最深的是观众朋友们对鼓曲艺术的喜爱,而且有着强烈的钻研意愿。2016-2019年,郑力文与曲艺同仁应宁、崔骏共建应宁(台湾)曲艺工作室,四年间她17次往返中国台湾地区。“在台湾大中小学讲座、教学,每年听课人数达上万人。主要是培养曲艺土壤,让更多的台湾青少年能了解、喜爱曲艺,不少学生通过学习还能进行表演。尤其是自己的台湾学生为了曲艺考进了北京大学,我相当开心!”在郑力文看来:“努力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不论在何地的中华儿女都能受到同样的民族艺术滋养。”

  基层普及 高校开课

  特色文旅 相声+鼓曲

  早在2020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天津市曲艺传承发展计划》通知,其中主要任务包括完善档案资料、扩大传承队伍,提高传承能力、推出优秀作品、探索文旅融合、开展普及等。鲍教授介绍,有些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比如在2019年时,天津职业艺术学院与南开大学社科处就签订科研合同《天津市戏曲曲艺类非遗项目数据库建设》,项目负责人即为鲍震培教授。截止到2020年8月1日,基本完成了第一批至第四批市级以上戏曲曲艺类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建档。

  鲍教授特意提到天津曲艺的“基层”普及情况,她提到,红桥区丁字沽小学、宝坻一中等学校曲艺教育在全市名列前茅。“我们发现,朗朗上口的京东大鼓和旋律优美的天津时调最受欢迎。”鲍教授说,旧腔唱新事的接受程度相当高。在高校,鲍教授仅以南开大学为例,“我们学鼓曲唱鼓曲的社团成员,从教授到本科生都有。”还吸引了不少留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南开大学留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曲艺周表演了《送女上大学》,“天津高校身处天津曲艺文化浓郁的氛围之中,从教师队伍到学生都对天津地方曲艺有相当程度的爱好。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了多门曲艺通识课,在全国曲艺教育中名列前茅,南开大学通过教学改革向社会招标课程,曲艺专业人士主讲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曲艺课程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社会实践、提高语言能力、美育、创意写作等。”

  谈到和文旅融合,鲍教授建议,可以用“相声+鼓曲”的传统花场形式,以火爆的天津茶馆相声带动鼓曲,此外,还可以在天津著名景点、景区,安排传统或者根据景区历史文化创编的鼓曲演出,“短小精悍、旋律优美,自然会吸引游客观赏。”鲍教授认为,敞开大门唱鼓曲,是不错的天津特色文旅体验。

  新报记者 单炜炜 王轶斐

  图片均由被访者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