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些老旧小区,常常能看到一些电线从楼中“飞”出,给楼下电动车快捷充电。前段时间有市民反映,蓟州区鸿雁里新区的楼体在飞线缠绕之下,如同覆盖一张蛛网,令人揪心。居民意见大,社区治理难,不断治理、不断“反复”。一团“纠结”的飞线,剪不断、理还乱,成了“老大难”。
飞出的电线,背后是“无处安放”的居民充电需求。尤其对老旧小区来说,充电设施或者难以寻觅、或者“僧多粥少”,居民就想出了“花式充电”的招数。鸿雁里新区社区工作人员先是劝阻、制止,却治标不治本,再是联系多家企业安装充电桩,但因小区场地小、安装成本高,企业不愿接单。想治治不了,想管管不动,久而久之,就拖成了顽疾。
转机出现在不久前,蓟州区有关部门得知该情况后,组织区发改委、街道等多个部门专题讨论、协同推进。为了打消充电桩企业的顾虑,街道联系其他有安装意愿的小区,“捆绑安装”,并帮助企业解决电表开户问题,赢得企业信任。协同推动之下,多个部门拧成一股绳,不仅为鸿雁里新区解了难,也惠及多个社区。
一团“纠结”的飞线,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普遍痛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治理的形象比喻,基层这根“针”如何穿好“千条线”?正如俗话所说,捋麻线就要先找头,解开基层的一团飞线,也得先找到线头、捋顺问题,从千丝万缕中厘清关键点、找准突破口。在治理飞线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基层干部深切感受到,堵是权宜之计,疏才是治本之策。疏不只是照顾个体需求,还要为更大群体的诉求找到合理又合适的“出口”。从一个难点看到背后的人和群体,从而打开综合性、系统性的思路,往往就能找到破题之法。
揪住了线头,还需善于穿针引线。小小社区,责任大、能量小。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在社区的“一亩三分地”,发现“硬骨头”不难,难的是如何统筹各方进行综合治理。事实说明,推进大城细管再向前一步,必须主动作为,提升协调和联动能力。相关部门统筹协调,集体攻坚,这是一种协调;由一个难点到一个共性,贯通起来破题,这也是一种协调。用好统筹协调的方法论,串起办事的整个链条,集中发力,难事就不再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