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之外:
唐五代的情感书写》
洪越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6月
本书收入十四篇文章,讨论九世纪初至十世纪中叶,即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情感书写。这时候,士人通过讲述和写作来分享情爱诗歌和故事,“风流才子”“有情人”成为士人构想自我形象的新模式。作者从文本、文化两个角度考察这一文学文化现象,一方面分析作品的结构、修辞特点,另一方面考察这种写作兴起的社会原因,通过个案研究去理解情感书写与士人追求政治成功、积累文化资本、塑造自我形象之间的关联,以及这种边缘写作与社会秩序、文学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
本书跨文体全景观察,多角度发掘唐五代士人的情感书写。作者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那些艺术性较高、一般被归类为“文学”的体裁,如诗、词、传奇,也包括轶事笔记这样经常不被认为是“文学”的作品。
作者重回历史语境,把“书写”视为一种“过程”,寻找情感书写的在场意义,意在探究作家在什么样的人生境遇中创作写情作品,他们为什么写、如何写,其情感写作与政治生涯之间关系的种种情况。
本书中文本细读与文化分析结合,从政治生态、士人文化、文体演变、两性心理多方面反思“再书写”。作者通过对照、解析文本,层层透视关于作品产生的故事的阅读、传播和影响,以同情之理解重新发现唐五代士人的情感书写。
《这是我最好的作品:
无尽青春故事》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等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5月
威廉·福克纳、欧内斯特·海明威、马塞尔·普鲁斯特等文学巨匠联手写作的青春之书,一本温柔而怀旧、散漫而自由、开阔而坦诚的选集。共收录28位作家关于成长岁月和青春年代的短篇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纯真的童年世界、成长中的精神探索、早年青春的浪漫幻想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所选篇目既包括《一天的等待》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也包括《大山》等沧海遗珠之作。
《心间事,舌尖解》
蔡澜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4年5月
本书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的谈吃散文集。蔡澜以广博的见识和独特的才情著称,对各种饮食文化如数家珍,能将家常食材写出不寻常之味,更擅长通过三餐疗愈人生。
连续加班,天昏地暗,吃什么既简单又对得起自己?什么样的南洋肉骨茶堪称地道?拔完牙吃白粥?太单调了吧!蔡澜牙痛食谱请收好。节假日在家,重现《食经》菜式,用一道简单精致的“合浦还珠”慰劳身心。全书分5辑,从饮食文化,到烹饪技巧,再到人生态度,每一页都无异于一次舌尖上的美食之旅,也是一场去骄去燥、摆脱内耗的修行之旅。
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热情,其他的可以消失,但是热情不可以消失。关于吃,蔡澜说,我大半生一直研究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先得提高自己的独立思想,不管别人会不会吃,自己会吃就是了。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做好吃的东西来享受,生活就充实。有灵性的人,从食物中也能悟出道理。
《爱是一切的答案》
【墨】堂·米格尔·路易兹、 珍妮特·米尔斯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年7月
作者阐明了基于恐惧的信念和假设,以及其对爱的破坏,并通过深刻的故事来展示如何治愈我们的情感创伤,恢复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由和快乐。书中提到为什么完美的形象会导致自我排斥,控制欲会摧毁亲密关系,作为爱的结果的幸福只能来自你的内心等话题,帮助读者了解爱,学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