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天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空+智慧” 农业植保新双翼
本报记者 耿堃

  眼下,正处于水稻的第二个生长阶段——分蘖期,通过施肥可以提高水稻分蘖率,水稻穗数越多,亩产量大概率越高。

  在东棘坨镇的国家级原种场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内,种植了30多个品种的水稻。成片的稻田里不见农人一脚泥一脚水费力前行施肥的身影——在宁河区这样的脏活累活已经交给无人机干了。

  韩帅就是一名无人机植保飞手,“驾龄”三年,他动动手指,载着50升肥料的无人机腾空起飞,在水稻田上方定空平飞后,开始均匀地播撒肥料,一亩地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一天可作业1000余亩地。“借助先进的导航操作系统,无人机会自主规划最优路径,作业航线都非常均匀。”韩帅说。

  宁河区是全市产粮大区,水稻面积达37万亩。近年来,智慧农业在宁河区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其中无人机的使用早在2016年就开始了。

  “宁河区连片的农田多,特别适合使用无人机。但是开始农民还不太接受这个新事物,主要是充电时间太长。”宁河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植保植检部部长田健全告诉记者,随着无人机性能提升,特别是宁河区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后,无人机在农业打药、施肥等田间管理事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在宁河区率先落地的低空经济三大应用场景之一。

  “人工在水稻田里打药,一天也就能干三四十亩地,有的还做不到。无人机可以做到1500亩,而且撒得匀。”他介绍,无人机施肥打药不仅匀,而且准,可以针对农作物生长情况,分片区精准施肥打药,算下来成本也低于使用人力。

  “无人机提高效率、降低田间管理成本的同时,让农民从这些工作中解放出来后,可以外出务工,提高收入。”田健全说。

  宁河区培育发展新动能,发展智慧农业、低空经济,让“新农人”们看到了发展机遇。韩帅所在的天津市坤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董金亮,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飞防队,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单4万至5万亩地。”他说,公司还培训植保无人机飞手,让更多的“新农人”加入到智慧农业生产中。

  目前宁河区正挖掘智慧农业的潜力,鼓励坤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创新尝试,通过植保无人机搭载变量施肥、作物监测、智能授粉等技术,为智慧农业生产和低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