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市区出发,沿京沪高速驱车1个多小时,便可抵达位于“京津黄金走廊”的武清区黄花店镇。40多年前,镇里的村民们从糊纸盒起家,如今,这里成为包装产业年产值达数亿元的“包装小镇”。
镇里有近百家包装产业链企业,冷食、烘焙包装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是肯德基、麦当劳、好利来、伊利、蒙牛、康师傅、津乐园等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由于黄花店镇离河北省较近,很多包装企业都从那里购进原材料,与此同时,不少包装成品销往北京。最近,镇里瞄准三地产业资源,全力打造“京津冀现代食品包装小镇”。
发展“包装小镇”靠什么?企业升级创新。
烘焙包装盒是怎么做出来的?以前,是通过半自动化设备成型后,再进行人工剪裁。如今,在天津彤旺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彤旺)的生产车间,塑料原材料从德国进口的热成型机一端“进入”后,自动生成烘焙包装盒成品。这台设备日产量达120万个,比半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0倍。
彤旺有千余种烘焙包装产品,经销商遍布全国23个省、市,有上千家客户,其中不乏好利来、鲍师傅、广莲申、泸溪河等知名企业。今年年初,公司将业务拓展到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6月至10月是烘焙包装行业的淡季,但为备足库存,彤旺的生产车间依旧24小时运转。全自动设备是公司的生产“主力”。
“现在订单越来越多,生产效率低的设备已经跟不上生产需求了。”公司销售经理孙焕娜一边翻着对货单,一边对记者说,“今天要发1500多箱货,过年期间,每天能发2500多箱。”
虽是行业淡季,但天津盛图纸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图公司)通过创新发掘出冷冻慕斯包装这个新市场。
“以往,淡旺季销售额能差多少?”
“30%左右。”公司总经理李伟表示,旺季的时候,厂里一个月销售额约1000万元,淡季只有600多万元。现在,有了冷冻慕斯包装新产品,淡季订单量也能追上旺季了。
李伟带记者来到生产车间,拿出两块塑料原材料,从外观上看,没什么太大差别。“这块,是做普通烘焙包装的原材料,最低承受的温度是零下18摄氏度;另一块,是做冷冻慕斯包装用的材料,最低承受温度为零下43摄氏度。”他说,公司现在有500多种产品,单价在7分钱至30多元不等。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接到了大量的冷冻慕斯包装订单。
订单多了,市场大了,畅通产业链靠什么?区域协同。
从黄花店镇沿着京沪高速往南行驶130多公里,是河北省沧州市,也是彤旺采购原材料的地方。彤旺生产车间一天要“吃掉”30多吨原材料,其中,近40%来自沧州。
黄花店镇党委副书记杨宜峰告诉记者,镇上一年要消耗近5万吨塑料原材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码头镇是包装产业聚集区,离我们镇的八里桥村不远,两地在产业协同上的合作不少。”他说。
不仅是原料端,产业协同的触角也伸到了下游。在黄花店镇,不少企业的下游客户来自北京。盛图公司有4辆专车负责往北京送货。“从公司到北京最远的客户楼下,也就1个多小时。”李伟说。
杨宜峰告诉记者,镇上有4家快递驿站,发往京津的货大多当天就能到,河北省区域快递次日达的比例超95%。
“包装小镇”火了,草根经济登上大舞台靠什么?产业聚集。
经过多年发展,镇里包装产业链企业从原来的10余家发展至近百家,小小食品包装产业成了黄花店镇的支柱产业。
随着黄花店镇包装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好,做印刷的来了,做设计的也来了,上下游资源牵上了线。现在黄花店镇的包装产业涉及策划、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产品涵盖食品纸质包装、塑料包装、纸箱纸盒包装、书刊画册设计印刷等。
不久前,杨宜峰带领数十家企业前往上海参加国际烘焙展和全球高端食品展,“不只是帮企业开拓市场,更是要把咱‘包装小镇’的招牌打出去。”据他介绍,镇里正在积极谋划实施八里桥现代食品包装产业园区东侧拓展区80亩地块的开发建设,吸引更多的高质量包装企业入驻,从“点上开花”走向“链上成景”,将“京津冀现代食品包装小镇”打造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现代食品包装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