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周刊·京津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津报智库
三地向“新”而行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 张兆瑞

  本期嘉宾

  刘刚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京津冀作为国内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的区域之一,如何着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他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产业载体。三地抓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性变革,尤其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抓住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五大科技集群全都位于东亚地区。排名第一的是东京—横滨,排名第二的是深圳—香港—广州,排名第三的是首尔,排名第四和第五的分别是北京和上海—苏州。与排名第二和第五的科技集群不同,北京科技集群仅仅包括北京市。刘刚认为,如何通过协同发展,共同建设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集群,是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京津冀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处于领先位置,津冀在现代制造业发展上具有优势。三地正依托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建设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望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领域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军者。

  在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京津冀优势更加突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北京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策源地,津冀两地的人工智能产业则主要集中在产业智能化领域。如何通过协同发展,形成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区域内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同时,三地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实现跨区域分工整合,发展包括量子计算、脑科学、可控核聚变和深海开发等未来产业。

  刘刚认为,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包括运用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改造传统产业,持续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从发展的视角看,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正是紧紧抓住了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趋势,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上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力量。目前,京津冀部分整车企业作为“链长”,正加快在区域内的布局,推动形成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电池制造等产业群聚集效应。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刘刚建议,天津应加快与京冀协同建设全球顶级科技创新集群,依托我市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重点在制造业、港口、科技研发和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推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在京津之间形成创新循环,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