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热点追踪
天津市杂技团三夺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
非遗薪传~~~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薪传
马可乐 以古典家具为媒,传承中国文化艺术(图)
本报记者 徐雪霏

  位于天津市武清开发区的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成立于2009年,由著名古典家具鉴藏家马可乐先生创建。该馆致力于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鉴定、研究、修复与保护,是国内首家以中国古典漆木家具收藏为主体的博物馆。

  马可乐在北京出生,在天津长大,后跟随父亲远赴香港经营古玩生意。出生于古玩世家的他,从小便对古典家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流淌在血液中的热爱陪伴着他继续前行。1996年,马可乐回到天津创办了可乐马家具(天津)有限公司,2009年创建了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2022年传统家具手工修复技艺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马可乐也成为该非遗项目的第三代传承人。从业40余年,马可乐始终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古典家具之美。

  不断完善修复技艺

  理解并提炼古典家具美学价值

  记者:您是从何时开始从事古典家具行业的?您认为古典家具收藏和修复的意义是什么?

  马可乐:1979年,我跟随父亲从天津到了香港,受祖辈的影响,做起了古典家具生意,这一做就是40年。其实我们国家对文物的收藏是极为重视的,但可惜的是,在过去很长时间,古典家具在我国没有被作为一个文物收藏体系来看待,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反而是很多外国的收藏家很早就关注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价值,这也导致我国很多承载着艺术审美和工艺传承的古典家具流失到了海外。

  事实上,中国古典家具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过去人们只关注夏商周的铜器、战国至汉代的玉器、唐代的金银器、宋元的瓷器和书画,而家具作为人们生活起居的必需品往往会被忽略,但它能反映的恰恰是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显示着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发展的轨迹,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上世纪80年代,王世襄先生出版了《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两本书,才让大众对古典家具有所了解,并将其视为收藏品,也是从这时开始,传统家具手工修复技艺突显出了它的价值。很多古典家具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当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而我们就是要依靠专业的修复技艺将其复原到初始状态。

  记者:传统家具手工修复技艺历经百年,传承到您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您对这项技艺有怎样的理解?

  马可乐:传统家具手工修复技艺并不是简单地把家具修好能够使用就可以了,修复代表的是修理和复原,我们要恢复家具本来的面貌,让它能够达到收藏的标准,这对匠人的专业要求非常高。对一件古典家具的修复,首先要鉴别它所处的年代,这就需要你对古典家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其次要了解家具使用的主要木材,以及从哪里可以找到与其材质相匹配的木材;最后就是制定修复方案,哪些需要更换,哪些需要保留,这都需要专业的判断。专业修复并非随意一个人就能完成,如果你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传统家具的真正了解,都将无法完成。

  有一次我们买到了一件明代的四出头官帽椅,它的大漆保留得很完整,非常难得。可是我们的工人师傅在修复的过程中把漆全部褪掉了。我看到后非常痛心,因为没有那个漆就很难看出这是一件从明代保留下来的珍贵家具,直到现在这把明代的四出头官帽椅还保存在我们的制造车间。我们以它来警醒自己,古典家具能够保存下来,每一件都弥足珍贵,因此我们要以更加专业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它。

  记者:您觉得传统家具手工修复技艺能否走得长远?它还被现在这个时代所需要吗?

  马可乐:在香港从事古典家具生意的十多年里,我看到了很多西方先进的家具修复技术,并从中汲取经验来精进我们的传统家具手工修复技艺。过去很多人对木材改色技术并不了解,特别是硬木在改色方面比较困难。过去大多是使用油漆进行调色,但是它属于覆盖型改色,破坏了木材本来的面貌。因此我通过很长时间的钻研,发明了漂白改色技术,将木材本身的颜色通过技术改变后再经过染色和封闭等流程,最终达到不仅能够改色还能保留木材纹理的效果,这也成为现代家具制作和修复所必备的一种技术,被广泛应用。

  我认为一项技艺或是一个行业能否走得长远,主要取决于其是否被社会所需要,有需求就有存在的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喜欢中国的古典家具,甚至不惜花重金购买珍贵木材制作的家具,但在我看来,家具的价值绝不应仅限于木材本身的价值,而是通过造型、做工、雕刻、漆艺、纹饰等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如果对古典家具没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和审美,随意地将珍贵木料打造成家具也是暴殄天物。因此这些年来,我除了收藏和修复古典家具以外,还致力于研发制作“新古典家具”,在充分研究古典家具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底色和艺术审美后,辅以传统的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打造出属于我们的文创品牌。我们并不是仿制、复制古典家具,而是融合了古典家具内在美学价值后的再创造。古人将如此珍贵的文化宝藏留给我们,我也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传承和发展下去,让它能够越走越远。

  成立古典家具博物馆

  使其成为文化传承和价值再创的载体

  记者:2022年,传统家具手工修复技艺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您作为非遗传承人,在非遗的推广和传承方面,有哪些思考或实践吗?

  马可乐:传承这方面我采取的是最传统的方法,将员工从年轻时期培养,直到退休。我们现在最年长的手工修复师傅已经60多岁了,最年轻的师傅也有40多岁,有些师傅还被送到香港、北京交流培训,学习技能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开阔眼界,积累经验。我们也曾尝试过开设培训班带学徒,可惜这个方法不太成功。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你无法强求一个人要静下心来学一门手艺,热爱才是一切的基础。从一个学徒到成为一个具备基础工艺的工人,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从工人到成为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工匠,大概需要在这里工作10年;如果有天赋,加上勤学苦练,也需要磨炼20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匠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的。从我这里离开的工人也有几百上千人,大部分人不再从事古典家具修复行业,而是从事与古典家具制作相关的行业,但我还是很愿意将传统家具手工修复技艺教给所有对它产生过兴趣的人,因为这是将这门技艺推广和传承下去最好的途径。

  记者:您是何时萌生要建立一个古典家具博物馆的想法?

  马可乐:从上世纪80年代末,我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收藏家具。只要遇到一些我认为特殊的、有价值的家具,我就会收藏起来。慢慢的,收藏品越来越多,我开始思考这些藏品的价值,我觉得其文化价值其实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那么我是否可以通过一种方式将它们展示出来,以此来宣传和推广中国古典家具文化呢?

  2009年,我在我的家乡天津创建了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博物馆中收藏了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家具,都是我多年倾心所藏,包括椅凳、台案、床榻、屏风等种类,所用木材多为榆、槐、楠、柏等,其中至少数百件(套)是罕有的孤品。展厅以家具的时代为线索,展示了漆木家具在不同时期的造型、雕刻、绘画等方面的差异。

  建这样一座古典漆木家具博物馆,是我多年的夙愿。我希望可以让大家看到这些宝贵的历史遗存,让这座博物馆成为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传承和价值再创的载体。我们会不定期举办中国古典家具研讨活动,普及收藏文化知识,让青少年们近距离感受古典审美的魅力,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延续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作出我们的贡献。2017年6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家具设计研究所与我们达成合作,将博物馆列为教学定点参观学习基地,定期在博物馆开展现场研学活动。这座博物馆凝聚了我太多的心血,我想把这份文化遗产通过这样的方式留给社会。

  记者:非遗传承是一条漫长且艰难的道路,对未来您有怎样的期许?

  马可乐:非遗传承仅靠一个人的坚持是远远不够的,我期待政府以及各级部门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让传统家具手工修复技艺被更好地推广出去。我希望在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了解中国古典家具,改变对传统家具的刻板印象,不以材质为衡量家具价值的唯一标准,保护珍稀木材不再被浪费,家具的循环使用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节约,对文化是一种传承。我和古典家具打了一辈子交道,我深知它是多么珍贵的存在,我相信在未来它的价值也一定会被更多的人看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