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热点追踪
中国首部XR数字音乐儿童剧
敦煌九色鹿王
全国首部XR数字音乐儿童剧《敦煌·九色鹿王》“六一”精彩亮相~~~
非遗薪传~~~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追踪
中国首部XR数字音乐儿童剧
敦煌九色鹿王
全国首部XR数字音乐儿童剧《敦煌·九色鹿王》“六一”精彩亮相
科技赋能艺术
探索儿童戏剧无限可能(图)
本报记者 徐雪霏

  5月31日,全国首部XR(扩展现实技术)数字音乐儿童剧《敦煌·九色鹿王》,在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一”节目发布会暨CMG小喇叭校园广播站授牌活动中,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小鹿姐姐和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向在场的观众隆重推出。该剧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制作,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创作演出,以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著名横卷式连环壁画故事为母本,集戏剧、木偶、音乐、歌舞、数字技术、AI人工智能等多元化技术和艺术手段,在呈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视觉体验。

  近年来,儿童戏剧作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其创作形式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对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儿童青少年戏剧高质量发展,探索儿童戏剧的无限可能,将更多优质的艺术作品带给孩子们,也成为儿童戏剧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 致传统致未来

  以好故事展现中华文明勃勃生机

  全国首部XR数字音乐儿童剧《敦煌·九色鹿王》采用儿童视角。故事讲述小学生阿豆在敦煌莫高窟研学时,穿越进入壁画中的九色鹿王世界,开始了奇幻的冒险旅程。在寻找九色鹿王的过程中,阿豆逐渐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最终用大爱与希望创造了奇迹。

  看着历时五年精心打磨的作品能以这样的形式呈现出来,《敦煌·九色鹿王》的编剧、天津儿艺青年演员丑菁琇感慨万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也是历史文献宝库。作为一名母亲,我希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可以生动地植入孩子们的血脉中,让广大的青少年儿童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明史,感受来自东方的审美。于是我萌生了把敦煌这个主题写成儿童舞台剧的想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让敦煌在新时代焕发耀眼的光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时,丑菁琇有幸参加了天安门的阅兵仪式。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丑菁琇进入国家艺术基金音乐剧编剧人才班学习创作,丑菁琇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阅兵仪式。难忘的经历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祖国的强大和民族自豪感给予我深沉的力量。我想用我熟悉的艺术形式创作一部作品,作为献给伟大祖国的一份贺礼。”

  为了创作好这部作品,五年间丑菁琇多次前往敦煌采风,精美的壁画成为她的灵感源泉:“敦煌艺术的美,令人惊叹。每次讲解员都用很轻的声音讲解,用微弱的手电筒的光来照亮窟内的壁画作品。这样不仅是对壁画的保护,也是怕打扰了这沉睡千年的艺术作品。我希望敦煌壁画这样的艺术瑰宝,不仅在甘肃莫高窟可以看到,更希望能将它搬上舞台,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看到活态传承的艺术作品。这个作品创作历时五年,文稿修改了十几稿,三十三位专家从不同领域为剧本给出建议。在搬上舞台的二度创作中我们又修改了十几稿,甚至在每一次演出的时候,我们都还在反复推敲、精心打磨,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这部作品。”

  在艺术呈现上,《敦煌·九色鹿王》导演、天津儿童艺术剧团副团长齐丽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敦煌·九色鹿王》的剧本创作依托敦煌题材,因此我们在木偶剧的基础上结合敦煌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艺术特色,采用音乐剧的形式展现出古老敦煌之美,其所传达出爱、感恩、宽恕的主题深刻隽永,对于启发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作用,更加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兴趣和对善与美的探求。”

  同时,该剧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既有XR这种数字前沿科技的加持,又有木偶和皮影这种传统技艺展现,通过不同艺术门类的碰撞和融合,丰富舞台表现手法,增强舞台美术的表现力。“我们希望通过富有哲思、颇具戏剧性的情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赋予美育教育意义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意义。”齐丽华说。

  ● 在600平方米XR数字摄影棚内

  拓展传统戏剧的时空界限和传播维度

  有了好的剧本,如何将剧本中蕴含的深刻含义通过视觉效果传达出来,是《敦煌·九色鹿王》创作团队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敦煌·九色鹿王》出品人、舞美视觉总设计、天津儿童艺术剧团团长宋永顺尝试了很多办法,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在历史与未来的碰撞中展现戏剧之美,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2023年9月,在北京国际设计周·台湖舞美国际论坛上,宋永顺见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XR数字技术实验学科带头人,中国首部XR数字戏剧《麦克白》总导演慕峰,在深入探讨与交流中,二人共同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戏剧人,有必要将XR技术运用到《敦煌·九色鹿王》创作中,为舞台艺术创新发展作出有益尝试。

  那么,究竟什么是XR?XR是指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一个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是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等多种技术的统称,以及介于他们之间的所有内容。通过XR创新技术,打破了物理空间对戏剧表演的限制,是古老艺术与前沿科技相互碰撞产生的硕果,拓展了传统戏剧的时空界限和传播维度,使舞台上也能出现电影艺术的蒙太奇效果,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戏剧体验。

  相较于传统戏剧电影或视频,XR数字戏剧在拍摄过程中不受物理空间限制,可通过动态追踪系统短时间内获取演员与虚拟场景的位置,且实时渲染输出虚拟场景与演员真实表演相融合的画面。这样能精准捕捉到演员的微表情和肢体张力,演绎复杂的心理状态,更具沉浸感和代入感。

  共同的追求让宋永顺和幕峰找到了共同完成全国首部XR数字音乐儿童剧的创作方向,历时5天,每天工作16—17个小时,最终于5月17日完成了全国首部XR数字音乐儿童剧《敦煌·九色鹿王》的录制工作。被誉为“敦煌的女儿”——87岁高龄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亲笔为这部剧题写了剧名。

  齐丽华向记者分享了这次难忘的拍摄体验:“我们是在北京星光影视基地600平方米XR数字摄影棚内进行拍摄。现场顶部有200个定位点,摄影机的操作系统与定位系统联动,可以精准地捕捉到演员的动作及表情,将演员激情的表演尽收眼底。这次拍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来适应这种全新的拍摄方式,比如有一个镜头是坏人射杀了一个小动物,主演摸到了小动物身上的血,然后透过这个沾满血的手看到了象征鹿王的神树,然后特写给到主演神情的变化,也预示着他内心的转变。不需要过多的台词,这样一个镜头就能把全部的信息传达给观众了,可是这在剧场的舞台上是无法实现的,它用数字舞台替代实体舞台,使戏剧舞台上也能呈现出电影艺术的蒙太奇效果,为观众带来全新戏剧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有益的探索,将XR数字技术融入我们的戏剧创作,让观众全方位地感受戏剧的魅力。

  该剧的创作团队秉承着“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创作理念,让敦煌文化在多元化的艺术呈现中“活”起来,努力探索舞台戏剧XR数字化发展传播新途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儿童戏剧市场广阔

  如何推动戏剧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

  近年来,儿童戏剧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受到越来越多家长与孩子的喜爱。随着儿童戏剧市场的快速发展,儿童戏剧工作者们在丰富题材、主题开掘、舞台呈现手段等方面都开始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与探索。在内容上,创作者们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意义,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提升互动性;在形式上,除了传统剧场演出,线上直播、互动剧、VR体验等形式拓宽了儿童剧的观看渠道,增加了体验的丰富性,各种各样类型的儿童戏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锦娱文化传媒(天津)有限公司演艺总经理李众从业近十年,在他看来,儿童戏剧在演出市场全行业链条上虽小众但重要:“说小众是因为儿童戏剧票房体量跟新型的各种亲子类演艺产品相比确实少很多。说重要是因为,儿童戏剧的文学艺术价值,是亲子类演艺甚至是亲子类美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石,儿童戏剧的发展,会带动儿童文学、亲子游乐、亲子电影等各个板块的发展和高度。”

  2023年9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儿童剧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儿童戏剧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戏剧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戏剧教育事业的发展既是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儿童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儿童戏剧作为我国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少年儿童的德育、美育以及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戏剧让孩子们更多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文脉,宋永顺表示:“我们创作儿童戏剧的主旨在于让当今的广大少年儿童在与传统文化认知的碰撞中,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在传承发展中,依托数字技术这一新质生产力要素带来的裂变效应,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在新时代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推动文化创新走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敦煌·九色鹿王》仅仅是一个开始,有了数字技术的加持,未来,我们将致力让更多的儿童戏剧走进校园,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戏剧的魅力,寓教于乐。”

  近年来,随着教育育人方式、美育教育地位、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改变,儿童戏剧市场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呼唤更多适应新时代少年儿童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然而,随着儿童戏剧市场的不断扩大,行业乱象问题也随之而来,对此李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近些年来行业乱象频出。个别民营团体粗制滥造,不讲水准;个别院团,大投入、高制作的剧目脱离观众喜好,使儿童剧演出失去了戏剧本身的反思等深刻的艺术价值,从儿童剧转变成了儿童游乐场。儿童文学、儿童戏剧被亲子行业的巨大产业链绑架,出现了只卖票不保证质量、只娱乐没有文学艺术价值的市场现象。大型外国IP剧,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城市,每张票接近两千元,其中大部分收入付给了国外的版权经纪机构。”不过在李众看来,恰恰是这些现象才侧面印证了“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剧作家、评论家欧阳逸冰曾说过,“儿童戏剧要通过满足与激发孩子的想象,提高他们的素质。我们应该把人类文明中的精髓展现给他们,以一种符合儿童观看、了解的表现方式让孩子们在获得欢乐的同时也能吸收到文学中的崇高内涵。”

  《西安戏剧》主编、西安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健表示,“信息爆炸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少年儿童对于生活的认知极为广泛,知识积累明显增多,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想象力极其丰富。因此,儿童剧创作要在注重极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当代少年儿童心理变化,关注他们所关注的内容和话题。”

  当下,儿童戏剧市场迎来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在广阔的市场需求下,守住初心,推动儿童青少年戏剧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根铸魂,成为儿童戏剧工作者的光荣责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