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昆明路117号矗立着一座欧式乡村别墅风格的西洋建筑,主体为二层砖木结构独立式住宅,局部为三层。平面呈八字形,红瓦大坡度尖脊屋顶,外立面为混水墙面,局部是硫缸砖清水墙。墙体有独具一格的狮面装饰环和中世纪欧洲古典风格的壁灯,楼门则是毛石和硫缸砖相间砌筑而成的古罗马城堡式拱券门。立面构图简洁明快,形体特色鲜明,高耸的双坡顶错落有致,建筑造型大气而端庄。这便是吴颂平旧居。
吴颂平(1882—1966),名熙忠,字颂平,以字行。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父亲吴调卿曾担任汇丰银行天津分行买办达25年之久,在天津还投资兴办了自来火公司、硝皮厂、织呢厂、打包公司、电灯厂和自来水厂等众多企业,积累了庞大的家产,人称“汇丰吴”。吴颂平是吴调卿的长子,出生在天津,毕业于北洋巡警学堂,先后任乾清门御前侍卫、京绥铁路局警务处处长等职,后赴美留学,回国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主要从事经商和社会活动,是英商赛马会的名誉董事和水阁医院董事,也曾任日资企业大华煤油公司常务董事。
吴调卿去世后,吴颂平搬离“吴家大院”,1934年在英租界康伯兰道兴建了这座被其称为“海天屋”的高级花园别墅。别墅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由“泰兴工厂”承建,设计者为“海天屋主人”,工程师则为奥地利建筑师罗尔夫·盖苓。别墅内部装修豪华,新颖的客厅壁炉和日式木结构花厅极有特色。庭院内布置有喷泉和凉亭,种植着各种名贵花草树木,幽雅的环境与风格别致的建筑相互辉映。这座宅邸见证了吴颂平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生活。他酷爱驾驶摩托车和汽车,1903年在上海就拥有了驾驶证,被称为“中国驾驶汽车之第一人”。据说他一向都是自己驾车,从不雇用车夫,对汽车修理也颇为精通。他还经常在可容纳数十人的别墅客厅里宴请宾朋,举办舞会。
吴颂平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痴迷于京剧艺术和文物收藏。他是天津著名的京剧票友,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自幼热爱京剧,工小生。先后向京剧名小生徐小香、德珺如和程继先问艺,以文戏开蒙,打下良好的唱工基础,并颇得程继先之真传。他嗓音宽亮,腔调古朴,多走宽音,靠把、雉尾、扇子、纱帽、穷生、娃娃生等生行各门类无一不能,拿手戏有《辕门射戟》《飞虎山》《黄鹤楼》《镇潭州》等,80余岁时仍能轻松演唱《监酒令》《罗成叫关》等小生唱工戏。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唱片社曾为他灌制《罗成叫关》唱片,当时他已届八十高龄,演唱仍然游刃有余。吴颂平也是京剧票房“雅韵国风”社的重要成员,后来又与武生票友朱作舟合组“琴声雅集”国剧社,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梨园资料,还时常与京剧名票、名伶举办大型义演或受邀到堂会唱戏。
吴颂平的另一大爱好是文物鉴赏和收藏。他是闻名天津的文物收藏家,藏品精品荟萃,生前致力于古代铜镜、宣德铜炉、历代官窑瓷器等文物的收藏。宣德铜炉是吴颂平收藏的重要内容,他自诩为“宣炉之王”,对宣德铜炉颇有研究,收藏的部分精品铜炉曾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他收藏的三国鎏金神兽镜、汉画像镜、唐瑞兽羽人葡萄镜等古代铜镜均价值非凡,体现了收藏者独特的收藏情趣与审美意识。唐瑞兽羽人葡萄镜,是国内唯一刻有羽人形象的葡萄镜。吴颂平对所藏的铜镜极为呵护,为每件铜镜都定制了上好的硬木方盒,上贴“新安吴颂平氏,海天屋藏”的圆形标签。
1990年9月,吴颂平的子女将他生前所收藏的文物精品198件,全部捐给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这些文物包括25件铜炉、31件铜镜、15件古瓷、91件铜带钩、12件古墨古玉等。另外,吴颂平还曾收藏宋刻本《周曇咏史诗》,该版本是传世版本中唯一集诗、注、评于一体而保持原貌的本子,属海内孤本,极具学术价值。
作为收藏家,吴颂平从不把收藏的文物当成私家专享,秘不示人,而常以物会友,互相品鉴,以此提高彼此赏鉴和收藏的水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经天津大收藏家徐世章发起,每周四定为文物鉴赏日,吴颂平、何瑞章、杨晋、马少眉、张叔诚等人轮流到彼此家中欣赏文物。他们志趣相投,均有收藏和鉴赏古物的嗜好,又擅长书法,互相为各人喜爱的藏品题词赋诗,鉴赏品评。
历经数十年,吴颂平旧居作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仍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现为“花园酒店”,以上海风味餐厅对外营业,游客可以进入洋楼参观。
● 《小楼春秋》解说词:
吴颂平旧居这座小楼,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也不失精致典雅,既古典又摩登。如今这座建筑已化身为餐厅,昔日的旧宅里流转的是形形色色的食客。厚重的历史,特色的菜品,优雅的环境,在家族世代相传的故事中,为昔日的辉煌续写了一个跨越百年的结尾。(节选,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