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村是一个在盐碱荒滩上建起来的小村庄。从荒芜之地艰难起步,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成功,这个村子经历了蝴蝶破茧般的华美蜕变。
沿津港高速驱车1小时来到滨海新区古林街道,村口“工农村”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村子不大,整洁的道路、蓝顶红墙的别墅洋房、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碧波荡漾的景观湖,让人仿佛置身于城市的花园小区之中。
冬日的上午,村子里安静祥和,年轻人上班了、孩子们上学了,老人们在阳光下锻炼身体、聊着天,爽朗的笑声在空中回荡。
“我们能在这儿扎下根来,全靠当年乡亲们敢闯敢拼的拓荒精神!”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王秀坤感慨道,“到工农村那一年,我21岁。”
时间回溯到1956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河北省献县80多人冒着风雪来到北大港垦荒,成立工农村。“那时候这儿全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连房子都没有,只有几个破烂的窝棚。”王秀坤说,困难没有吓倒我们,那时候没人叫苦,也没人说难,乡亲们白手起家,盖房子、挖鱼塘、开荒垦田修路……
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60多年过去了,祖辈们敢闯敢拼、永不言弃的精神仍然在工农村传承。当年这个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的小村,如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第一”“首次”,已经逆袭成为一个拥有多块“国字号”招牌的文明村。多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明卫生先进村、天津市五星村等多项殊荣,2022年又成为全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
行走在工农村的大街小巷,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美好画卷已徐徐展开……
土地入市
链接可持续发展之路
11月13日,立冬过后温度骤降。但工农村的乡亲们心里燃烧着一团火。
这一天,滨海新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公开出让的方式成交,敲下了全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
工农村吃下了“第一只螃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代士龙在土地出让合同上代表合作社全体股民签字。
这块地,被工农村富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摘得。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盘活了闲置多年的土地。乡亲们满怀热情、对未来充满憧憬,“我们要大干一场,把这块地用好用活!”
然而,就在半年之前,一些村民并不这么认为。
今年3月初,市规划资源局积极向国家争取,滨海新区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入市试点。工农村的这块地为工业用地,所有权主体是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地块权属清晰,具备必要的基础配套。有关部门认为,此地块符合入市条件,且较为成熟。
代士龙说,推动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入市是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市药监局派驻工农村第一书记杨东也看到了机遇,“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意味着通过出让、出租、入股等方式,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参与市场交易,实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杨东说,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到京津两地拜访相关学者、专家,目的是把政策研究透。
“这是好事!入市后咱们的地更值钱了!”村“两委”班子首先达成了一致,“入市后,咱们可以自己搞开发!”
“自己搞开发?咱种过地,养过鱼,开发工业园区,谁懂?”“没有成功经验,咱做第一个蹚路的,搞不好就砸了。”“不如‘卖’地分钱来得快!”一些村民不理解。
村民说得不无道理。从当初的不毛之地到如今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工农村的发展之路,总结起来就是“依工兴农、依工富农”。
为了发展经济,早在20世纪90年代,工农村就将村里地块出让,建起了工业园区,目前已经吸引了化工、机械制造、环保等领域企业30余家,其中不乏年销售额10余亿元的大型企业。“园区发展得红红火火,除了部分村民在企业就业,经济效益与村里没什么关系。”代士龙说,为了让乡亲们尽快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当年拿到了土地出让金后,很快把钱就分了,全村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乡亲们着实欢喜了一些日子,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地卖了、钱分了,以后就不会再有了,做的是一锤子买卖。
此后工农村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发展路径。
“要把土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做可持续发展的大文章!”杨东说。
“工农村什么时候怕过?在盐碱荒滩上都能闯出一条路,现在条件好了,倒畏首畏尾了?”代士龙激励大家。
6月25日、7月14日,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得到了村民的支持,说干就干。在古林街道大力支持下,由市农业农村委指导该村成立强村富民公司摘牌土地之后,代士龙以富民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带领乡亲们进行工业园区的运作。
“我们计划建设1万平方米左右的标准厂房,计划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我们现在就开始招商了,吸引更多高精尖企业入驻,提升工业园区整体实力,目前已经有企业跟我们洽谈了。”代士龙算了一笔账,这块地如果按以前的模式出让,一次性得到200余万元出让金,而自己运作开发,每年就可以带来净收入40余万元,除此之外,工农村还专门成立了物业服务公司,为整个园区提供物业服务,不仅可以解决村民就业,还能带来可观的收入。
垃圾分类
从“要我分”到“我要分”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工农村发展的奥秘离不开一个字——“闯”。乡亲们说,白手起家,没什么怕的,只要干就能蹚出一条路。建设工业园区如此,垃圾分类这样的“小”事,莫不如是。
“我们村是全市农村第一批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村。”代士龙的话语中带着骄傲。早在5年前,在古林街道的推动下,工农村就开始尝试垃圾分类。“在我们村,从老人到小孩,垃圾分类执行得有板有眼,大家打心眼儿里认为,垃圾分类是自己的事,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
在很多社区,垃圾分类被比喻成难啃的“硬骨头”,为什么在这个小村,却能成为乡亲们的自觉行动?
1998年,富裕起来的工农村建起了楼房,到2008年的10年间,全村分四期全部实现了楼房化,目前工农村共有洋房13栋、别墅48栋。乡亲们从低矮潮湿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2020年,在市财政、滨海新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近3700万元对工农村进行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小区建了20年,有的地方出现了破损和折旧,与新农村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代士龙说,改造工程主要将小区的房屋、供水、燃气、供热等老旧管网存在的“跑、冒、滴、漏”等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与此同时,修建了景观湖、景观亭,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工农村变了,乡亲们的卫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垃圾分类成了乡亲们生活环境改善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一节旧电池扔在地里,需要100年才能降解。”古林街道整合辖区资源,引入了第三方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线上线下有效媒介和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让垃圾分类理念入耳、入眼、入心。垃圾分类督导员王建霞每天都很忙,只要村里有活动,她都要把垃圾分类的宣传嵌入活动之中,她每次跟乡亲们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乡亲们都很受触动,乡亲们的积极性很高。
“绿水青山人人爱,垃圾进桶从我来”“垃圾可变宝,分分更环保!”这样的宣传标语在工农村随处可见。现在,工农村已经取消了普通的铁皮垃圾桶,取而代之的是主干道上五个分类垃圾箱。
村民何萍每天晚上7点准时走出家门,将一天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到垃圾箱里。“垃圾分类并没那么复杂,我们分好三类垃圾就可以了,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有专人每月收集两次,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自己每天定时投放。”何萍对记者说,投对垃圾有积分奖励,每次投完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积分自动生成。何萍打开手机登录自家的账户,11月的积分已超过了400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乡亲们说,现在对于他们来说,积分兑换不那么重要了,从“要我分”到“我要分”,工农村的垃圾分类实现了内心动力的转换,“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智慧赋能
乡村治理变“智”理
走进工农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整面墙的智慧大屏展现在记者眼前。三务公开、党员管理、网格管理、文明实践等9个模块一目了然。大屏上清晰地显示各单元的运行情况,监控端采集的数据、视频信息,只需移动鼠标,画面就可随时切换,村内实时动态跃然“屏”上。
“智慧村务平台的使用,可以集纳不同领域的数据,聚合多项民生服务场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代士龙说。
让村民们感受最直观的,就是村里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发放的智慧手环。
李桂玲老人给记者展示她的手环。“别小看这么个手环,实用!可随时对自己的血氧、血压、心率等进行监测,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看手环,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代士龙说,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可以紧急呼救一键报警,村务管理平台会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电话信息和警报提醒,有效弥补村里特殊老年群体的安全短板。
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过程中,工农村将数字化技术融入乡村治理之中,不断拓展为民服务的领域和方式。
目前,工农村智慧管理村务平台基本框架已搭建完成。乡亲们在小程序里搜索“魅力工农”,在手机端就可以进行浏览。“对我们来说,数字治理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透明、方便快捷。”村民臧玉良拿起手机给记者演示,“你看,之前很多需要打电话或是跑到党群服务中心去咨询的事,现在在手机里就都‘办’了!”
浏览“魅力工农”小程序,记者发现,既有类似于村内工作制度的信息公开、服务组织架构查询,也有各窗口单位的服务通知、村里各项活动的消息通知。
“这只是个1.0版本。我们正在进一步增强各类服务内容的互动性。”代士龙说,“以后村民可以用手机实现智慧支付、养老点餐以及各种物业服务。”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杨东一直在推进工农村健康小屋创建。“我们与北京和缓医疗平台合作,帮助村民实现远程智能诊疗,9秒见医、24小时服务。”杨东说,“服务终端就设在党群服务中心,明年上半年落成,届时这一系统将接入工农村数字治理平台,对村民进行持续健康跟踪服务,让数字技术真正服务于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