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公园一带,满满的都是西式建筑。其中有一座白色大楼,主体三层,局部四层,屋顶带有圆形重檐塔楼,正立面两侧为科林斯柱式,入口处前凸,两侧各有双柱承托门厅,上做三角形山花,形成柱廊。外檐采用壁柱式,有许多西洋雕饰,是一座典型的欧洲折衷主义风格建筑。这就是在天津近代金融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著名民营银行代表──东莱银行大楼旧址。
近代天津“银行”始于外商银行,而属于中国人自己管理经营的第一家新式银行,是1898年由官商合办的中国通商银行,在天津开设有分行。到了民国时期,除了官商银行,民营银行也获得了蓬勃发展,出现了著名的“北四行”。此外,当时天津还有一家民营银行对天津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东莱银行。
东莱银行成立于1918年2月,由刘子山与他人共同出资200万元创办,刘子山任董事长。这是一家民营独资金融机构,总行最初设在青岛。创始人刘子山早年家境贫寒,14岁时便只身赴青岛谋生。在这期间,他自修德语,通过给一名德国建筑师当翻译同时代办建筑材料,开始了其传奇一生的创业生涯。
东莱银行成立后,刘子山就开始着手在全国各地开设分行。对华北地方的金融业务,他将目光放在了天津。1919年3月1日,东莱银行天津分行成立,初定为一般商业性银行,隶属于东莱银行青岛总行,其主要职能是办理储蓄、信贷、仓库、信托等业务。天津分行行址初在宫北信成里,1921年迁至宫北大狮子胡同,1925年迁至法租界21号路(今和平路)营业。
自开设分行后,刘子山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天津。分行初创时,经营颇为困难,刘子山多次从总行运送“现洋”支持天津分行的正常运作,曾一次输送银币15000枚,经安徽运抵天津宫北分行。在刘子山的心里,天津迟早是能够承接他全部经营业务和资产的理想之地。1926年,山东屡经战乱,青岛的投资营商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东莱银行的正常经营和业务拓展,为保住艰难创立的基业,刘子山遂谋划移师天津。
1926年初,刘子山携全家来到天津,随即把天津分行改为总行,青岛东莱银行则改为分行。此后几年间,天津东莱银行的业务突飞猛进,很快就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金融财团。到1932年,东莱银行天津总行迎来了自创办以来的鼎盛时期,其存款余额高达上千万元。除了拓展业务,东莱银行还积极参与到天津的社会活动中。据史料记载,在一次赈灾中天津工商界人士纷纷捐款,东莱银行也积极响应,东莱银行还参与了其他天津慈善救助事业。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局势日益紧张,东莱银行天津总行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武装占领,阻碍了东北与关内的经贸往来,天津的金融界也失去了东北这一发达的工商业市场。
继1932年达到高峰后,东莱银行的业务从1933年初开始急转直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几乎趋于半停滞状态。同年9月,刘子山再次作出决定:将东莱银行总行由天津转移至上海,原天津东莱银行再一次被改为分行。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子山逐步停止了发展业务,只希望东莱银行能勉强维持,而日本侵略者妄图拉拢、吞并东莱银行。刘子山避居天津法租界,并明确表态,拒绝与日伪合作,彰显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爱国情怀。他派长子刘少山赶赴上海,召集东莱银行同人传达其指示:“国难时期,宜闭关自守,紧缩业务。本人自愿不再提取股息,以维同人生计。”
1951年11月,东莱银行天津分行与中国垦业银行、天津中孚银行在天津组成联营集团(简称“新三集团”),加入金融业第十联营总管理处。1952年12月15日,天津四个联营集团的18家银行再次合并,成立中国公私合营银行天津分行,至此东莱银行走完了其在天津的全部历程。如今,东莱银行大楼仍然屹立在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地带,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金融业发达的历史见证。
(本专栏图片由《小楼春秋》摄制组提供)
《小楼春秋》解说词:
原东莱银行大楼是由前后两幢建筑组成的,通过主入口上方的建筑连通,前边是银行办公,后边是家庭居住。两个建筑之间,形成一个合院式的布局,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的一种延续。
刘少山购进的海源阁善本藏书因为双方的秘密协定,交割价格不得而知,加上后来从他处收进的六十余册书,刘家共计藏有26种427册宋元刻本,其中,宋刻孤本《楚辞集注》和《百川学海》更是被誉为“旷世奇书”。
1952年9月,这批在上海封存了4年的图书,再次被运回天津东莱银行,正式捐献给国家,入存现在的国家图书馆。(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