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孙犁先生诞辰110周年
(1913.5.11——2023.5.11)~~~
百岁忆往~~~
~~~
沽上丛话
津海华洋说家具(三)~~~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小楼春秋【29】~~~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2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猪八戒”真有其人
金章和

  在我国,《西游记》的故事妇孺皆知,如果论普及程度,它在我国应该是首屈一指的,至于书中人物“猪八戒”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了。猪兄的憨厚与善良常引人发笑,又能让人深思,往往还让人同情。其实“猪八戒”是有真人真事原型的,只是鲜有人知。

  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的一些典籍也陆续传入中原地区,国内逐渐有人信奉佛教,研习佛经。最初传入中国的佛经并不是十分完整的,在翻译方面也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以致人们发现有不连贯的地方或欠妥的地方,这时有人萌生了到西方取经的念头。想法归想法,但是困难太多了:路途遥远,没有地图,语言不通,要穿过广无人烟的沙漠,又没有最基本的经济支持,直到三国末期的魏国人朱士行才真正迈出了这一步。

  当西域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到了洛阳,落户在白马寺(当时仅是一处精舍,后改称为白马寺)后,这里就成了佛教僧俗人员的聚集场所。后来又有从印度来的僧人,不仅在这里落了户,而且依律在这里开始受戒。朱士行是第一批受戒的中国人,他的法号名“八戒”,意思是坚守八条戒律: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乱;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香艳;7.不坐高广大床;8.过午不食(即非时食)。此后,朱士行就在白马寺研习佛经,当他读了早期翻译的《小品般若》以后,认为这部佛经在翻译中“文意隐质,诸未见善”,于是决心亲自到西方取回原经,亲自翻译成汉语。

  公元260年,朱士行从雍州(在长安西面)出发,穿过流沙,历经千辛万苦,到了于阗,终于得到了大本《般若经》九十多章,共六十多万字,他认为这个版本是比较完善的了,决定把这部经书带回内地。

  由于朱士行对路途并不熟悉,走了许多冤枉路,加之沿途生活过于辛苦,只好在于阗休息了一段时间。他料知自己的身体已无力再长途跋涉,于是让可靠的弟子把这部经书带回故土──这部佛经经人翻译后定名《放光般若经》。朱士行本人又在于阗生活了几年,身体略有起色,但他仍无力返回故土,最后在于阗去世。

  朱士行是我国佛教界第一个到西方取经的人。当时“西方”的概念与现在不同,泛指现在的中国新疆、甘肃西北部,以及印度、尼泊尔。出身富裕之家、衣食无忧的朱士行,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舍生忘死,成为西行求法第一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经典,而他自己却客死他乡,这种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