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去世不常有,真去世天天有。2月的相邻两天,两位在各自的不同领域有极大成就并对人们生活有很大影响的人分别被报道去世。假去世的是台湾歌手刘文正先生,真去世的是“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胡锦矗先生。
刘文正的前经纪人于2月15日宣布刘文正于2022年11月生日前夕因心肌梗塞离世。一时间,在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人发声、有大量文章刊发以纪念刘文正。这也实属正常,因为,只要是人们听过并感动过,或者是唱着《迟到》《兰花草》《三月里的小雨》《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风儿轻轻吹》等歌曲长大的,就会知道刘文正是谁,了解他是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他创作和演唱的这些歌曲,不知陪伴了多少人,给人以温暖、鼓舞、兴奋、慰藉、理性和力量。比如那首《迟到》,会让年轻人懂得在遇到甜蜜爱情的难题时如何表白和理性选择。不过,后来刘文正的家人称刘文正并未去世,刘文正就成了假死。至于谁要为这个假死的乌龙负责,或许不会有人追责和负责,但作为刘文正,以及绝大部分人,肯定是不愿以自己的死亡供人消费的。但是,并未去世的刘文正能活着看到人们如此“热闹”地怀念他,或许也会非常宽慰。
比起刘文正来,悼念真正去世的胡锦矗先生的人要少一些,而且媒体也没有更多的关注,因为知道胡锦矗的人并不多。但是,如果了解了胡锦矗所从事的职业和研究成果,并且与人见人爱的大熊猫联系起来,相信人们不仅会缅怀,而且会由衷产生敬意。
胡锦矗的贡献在于,首先着眼于从生态环境角度,系统研究大熊猫,而且取得的多项成果让其拥有了“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中国大熊猫之父”“熊猫教授”等称号。这些成果体现于他发表的200余篇研究论文,出版的《追踪大熊猫的岁月》《大熊猫传奇》等著作、领衔完成的《四川省野生珍稀动物资源调查》及《长江水产资源调查》,也体现在从1974年开始,第一次负责组建四川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深入到汶川、青川、宝兴、天全、越西等地的高山林区,开展当时在国内的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活动。此后,胡锦矗又带领弟子和学生在青藏高原的东缘,岷山、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留下大量足迹,奠定了中国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的研究基础。
在当年的野外调查中,胡锦矗创立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通过计数、观察分析与比较不同大熊猫粪便中的竹节长短、粗细、咀嚼程度等,以了解大熊猫的大概年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及规律、成长史、发情期等动物学指标。今天,这一研究方式仍然是简便可行的生态学调查方法。
仅凭这些成就,胡锦矗就值得被人怀念和尊崇,只是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表面看起来胡锦矗的真去世没有刘文正假去世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歌是直达人心灵和情感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所以,凡是有这些歌曲传唱的地方,人们大多会记得刘文正。
科学研究也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它特别艰苦,可能终其一生也难以获得重要成果,即便有成果,也多只是某一学术界或行业内为人所知,即便像胡锦矗这样在大熊猫研究领域获得重大成果并有“第一人”之称的人,其声誉也大多局限在专业领域。
不过,科研人员真正让人缅怀的是其研究和成果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益处,包括推动社会前进、经济发展,生活富足而简便,以及文明的提升,因而这些贡献更显得厚重和长远。中国传统的对人建功立业的衡量有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种任务和目标未必就是终极和崇高的,但也极为叙事宏大,大多数人只能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是,以胡锦矗为代表的许多科研人员对大熊猫的研究是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继绝学”,也即开创了大熊猫研究以及拯救这一濒危物种的行动。在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推动下,中国采取了大量行动来保护大熊猫,并获得了重大成果。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报告中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这样的成果即便极为重大,可能也不会被人很容易察觉到,因为大熊猫这一物种似乎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联系并不密切。但是,如果从生物和基因多样性,人类生存需要地球成千上万的物种共存互利来看,把大熊猫从濒死状态抢救回来,意味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又有了一类丰富的生物资源的维系,因此对胡锦矗去世的缅怀就更有意义。
无论是刘文正还是胡锦矗,他们的成就都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人们也因他们的成就和贡献而受益,因此会以不同的方式记住和纪念他们。唱起和听到《兰花草》等歌曲,就会想起刘文正,看到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就会记得胡锦矗。这是最好的纪念,因为他们活在人们心中,他们的成果和贡献会永远被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