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鼓曲津生
鼓调弦音里的天津密码
文/赵睿
   【阎秋霞】     
   【刘宝全】     
   【白云鹏】     
   【金万昌】     
   【白凤鸣】     
   【骆玉笙】     
   【王佩臣】     
   【王毓宝】     
   【侯月秋】     
   【林红玉】     
   【石慧儒】     
   【小岚云】     
   【桑红林】     
   【孙书筠】    

  季秋霜重鸿雁声,菊绽东篱称雅情。

  这是梅花泰斗花五宝经典唱段《黛玉思亲》的两句唱词,别致绮丽,极富文学色彩。而且,大鼓名雅,谓之“梅花”,曲调委婉,吐字珠圆玉润。清丽之相,缘自兴起于清末八旗子弟间。然而,把这雅乐唱到极致的名家,自己的身世却是极苦。为了维系一家人的生计,10岁出头的花五宝就开始了舞台生涯。

  而曲艺大家的艺术人生,大多拥有同样的故事开端。金嗓歌王骆玉笙、相声名家侯宝林,甚至毕生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都是没有姓的孩子”。

  苦日子浸泡,偏偏灵性通透,也肯吃得苦,下得功夫,司鼓击板,人间冷暖,把毕生唱得婉转动听。

  外地人提起天津,都说是曲艺之乡、相声窝子。但其实,天津人之间是有着属于自己的曲艺暗号的,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天津时调、铁片大鼓……

  在天津,很多人的童年是跟着爷爷奶奶坐在下午三点半的园子里,是拧开收音机到点儿就响起的鼓点声,是课后兴趣组和同学一起吊起嗓子唱的“丑末寅出,日转扶桑”,是万人空巷看电视剧《四世同堂》时千万遍也听不厌的片头曲。

  那时候,每个天津小孩习以为常的节奏,却少有人知曲中意。直至年纪渐长,再听到熟悉的鼓调弦音,才意识到,鼓曲是天津曲艺的里子,是根,是仲春时节烂漫五大道的海棠,席卷而来的入乡入情;是深夜一套热热的煎饼馃子,唯有此物才解乏舒心。

  一人一袍,一鼓一板,一阕鼓书,一唱三叹。

  唱说间,故事里人物的音容笑貌,古人生活境况的写实画卷,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一抬手臂,就上了战场金戈铁马,一转眼波,又走进闺阁燕语莺声。这是鼓曲艺术的魅力,也是鼓曲艺术家的魅力。

  每位鼓曲大家艺术人生的背后,都是一本厚厚的大书。幼时的苦难岁月,从艺后执着投入的精神,把鼓曲艺术发扬光大的未了心愿——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却又拥有相同的人生关键词。艺术上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将鼓曲艺术提高至新的高度。

  津派艺术人生,高光时刻满含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天津鼓曲艺术大家,骆玉笙、王毓宝、花五宝、陆倚琴、钟吉铨、魏毓环、二毓宝、朱凤霞、陈凤芸、乔月楼、杨凤杰……请记住这些光芒万丈的名字。

  犹记得骆老那阙名曲,最后一句似子弹出膛,不露声色,却力道万钧——重整河山待后生。

  

  07  梅香悠远 追忆梅花泰斗花五宝

  08 09  曲犹在耳 那些逝去的鼓曲大家

  10  鼓声传世 起底天津鼓曲名录  

  11  传承创新 探索鼓曲发展方向  

  本组稿件感谢天津广播电台文艺频道主持人小四、天津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唐文权、《三津文化》栏目提供相应资料 老照片均由唐文权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