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馆”一词,在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在天津,乃至北方武术界,最普遍的说法叫“把式房”、“国术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在册登记的有113家国术馆,还有各种名称的研究会、俱乐部等。
在近现代历史时期,北方武术重镇天津,兼容并蓄,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高手名家们通过国术馆、研究会展现出的风姿和发出的呐喊声,是中国武术历史中不可磨灭的高光记忆。
天下把式是一家
“把式房这一称呼基本是从沧州传到天津来的。”天津八极拳名家、国家级武术段位考评员杨强介绍说,“打把式”“练把式”,“把式”二字,在过去就是现在所说的武术、武艺,练把式的地方就是把式房。
“把式”亦可理解为武术人、武术高手,开设西沽把式房的八极拳名家崔墨林就曾提出“天下把式是一家”。有资料称,八级拳名家张景星和弟子们在天津的把式房夜间对枪时,都不用掌灯。
近代时期,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给更多人以生存、发展空间,各地拳种纷纷入津发展。杨强介绍说,南开区的西北角、西南角曾是当年沧州人在天津的聚居地,这一片也被称为“小沧州”。
杨强以八极拳举例说,1925年,前辈大家张毓衡就曾开设“后街把式房”,这是以地点为名,“广开后街,如今的广泰园位置。”也有以拳种或是姓“命名”的。过去沧州,村落把式房最大特点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武”,地点多选择在师傅居住地,或在庭院、麦场,或诸如庙宇旷地等空阔场所。
杨强介绍,在天津,有点类似当时流行的租客寓公现象,把式房用地“主流”是租借用房,也有一些是家庭有条件的徒弟家提供的空余房屋,“其中,租房、活动资金的来源,不少有当时的军阀背景。”杨强说,在天津,城市发展和社会动荡并存,尤其历经八国联军入侵、军阀混战、日寇占领,把式房也逐渐走向衰落。
把式房里的子弟们,年龄不等,有的是专门投师学艺,也不乏军政要员富贾名流及其后人,形成了通过武术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网。
至于传承,并非都是父传子,传给有本事或有背景的徒弟,这样的情况也不少。
两个“河北省国术馆”
“后街把式房”登记在册的是“第八十七国术馆”。
“国术”一词,是1927年由西北角将领张之江发起,冯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呼吁,称“国术馆组设,原本救国之热诚,以期强体强国,而循至于民众均国术化。”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国术研究馆,不久更名为中央国术馆,根据章程各地均成立分馆。此后,全国纷纷建立各级国术馆。
天津的情况有些特殊。1928年,当时的南京政府将天津设立为特别市,同年直隶改称河北,天津设为河北省会,后来省会又变成北京,而且天津又有天津县。在两年的时间里,天津的各级国术馆纷纷成立。
河北省国术馆先后有两个,一个是1928年8月,北洋将领许兰洲在天津创办,馆址设在天津市河北区锦衣卫大街,另一个是河北省政府主席商震任馆长,创办于1928年12月,成立大会在南开中学大礼堂举行。1928年9月,天津市国术馆成立,马子贞将军任馆长;1929年2月3日,天津县国术馆在东马路东门南公安局运动场旁成立,曾廷毅将军为名誉馆长。
根据当时南京中央国术馆章程,馆长都由省市县的长官兼任,所以,天津的国术馆背景都不简单。比如,商震的河北省国术馆,董事有傅作义、李景林等。这些级别的国术馆,坐镇的教头自不是“凡人”。“两个”河北省国术馆,前者有神枪李书文坐镇任国术馆总教习;后者有孙禄堂为顾问。
1930年,八卦掌传人萧海波到天津创立了天津第一国术馆,从此,天津民间的国术馆也蓬勃兴起。第九十三国术馆馆长范文起曾回忆,至1937年沦陷之前,天津经当时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国术馆就有113个。
这些国术馆,所授内容庞杂,包含拳械套路,遍布天津各处,对于武术在天津的推广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的中国代表队,有2名来自天津,其中傅淑云参加了武术表演。她出生于上海,12岁时随父定居天津,先入天津国术馆打下坚实基础,后来又去南京学习。
中华武士会打破门派保守
在当时,除了把式房、国术馆之外,天津当时还有很多拳社、国术社、研究会、俱乐部。
西马路有天津武术学会、净业庵(解放广场纪念雕像处)成立净业国技研究社、河北黄远里成立中华武术俱乐部、东门外天后宫后院成立无极国术社、北宁公园内有北宁国术研究会、河东区李公楼的贵德闾胡同有翰臣国术通臂研究社等。
这里,不得不提到1912年成立的中华武士会。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杨祥全曾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武术进入学校是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二十世纪初,就有“体育救国”“武术强国”的呼声。
1912年6月5日、13日,天津《大公报》先后发布的《中华武士会公启》和《中华武士会简章》中,明确提出“募集击技名手,广设传习所……变文弱之风而成坚强之习,以负我民国前途之重任”。
中华武士会是民国时期北方武术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几乎当时尤其是北方著名武术家都与之有交集。于天津来说,它让各门各派,在天津开馆传艺,打破了旧有的保守。武馆林立、名家荟萃,形成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方武术繁荣之景,中华武士会功不可没。
回到“武馆”。曾有人说,韩慕侠在河北区宇纬路创办武馆,是辛亥革命后天津第一个“武馆”。
此武馆名为“天津武术馆”,在1919年改名“武术专馆”,然而各种资料中对于初创的时间有1912年和1916年两种记录,就是在1916年,韩慕侠在南开学校担任武术教练。
官方武学在武庙
清末出仨武状元
军事兴武一直是中华武术前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时期,渔阳(今蓟州区)有重兵驻守,在军粮城更是物资转运重要港口;宋辽对峙时期,天津地区长期以来作为“前线”,沿河设立军事塞堡。
明代设卫建城,天津的军事要塞地位显著,天津历史文化研究者李弢介绍,天津起初是卫城,城内除了三卫官兵以及少量的家属之外,没有百姓居住。武学即设在武庙以内。李弢介绍,《天津县志》记载,武庙初设在西南城角楼上,万历四十年(1612)天津道高邦佐对武庙进行重建,移到城内西北隅。初设武学时,“每三年试骑射,选数十人入学,择武举一员训之,名曰科正”。 “科正” 就是武学专门负责武艺训练的教官,由武功高超的武举人担任。
此外,武生中文才优秀的仍可再进儒学深造。李弢说,武庙于清末光绪年间被焚毁,并未加以修建,民众建房形成下了武学西箭道、武学内、武学后、武学东箭道等老胡同。
清代天津习武者有四种:一是为科举而习武的;第二类是学实用武功,学成后到各镖局去当镖师,到大宅门看家护院,都要有真功夫;第三类是学表演型的武功,如民间花会里的少林会、五虎扛箱会、高跷会、江湖卖艺的把式场、唱戏的武生等;第四类是强身健体。
天津曾出过三名武状元,是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的温常涌、光绪三丁丑科 (1877)的佟在棠,以及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 (1895)武国栋。李弢介绍,还出了三名武榜眼、三名武探花、三名武传胪,武进士武举人就更多了,“天津老城府署街毛家胡同的得名就是源于清康熙三十八年的武举人毛松龄在此处建房。新报记者 单炜炜
天津记忆团队提供相关图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