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天津武林往事 影人执念
《师父》《门前宝地》《搭手飞人》等作品聚焦天津武林~~~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武林往事 影人执念
《师父》《门前宝地》《搭手飞人》等作品聚焦天津武林
徐浩峰:拍出天津武行的规矩和分寸
王轶斐 文/摄
《门前宝地》海报
徐浩峰在片场指导武术动作

  他很少现身江湖,但江湖却处处是他的传说。

  导演徐浩峰,出生于大家庭,少年习武,大学学油画,之后做了口述历史、打捞武林轶事的记者,再后来他成了武侠作家,武侠片编剧、导演。从《师父》到《倭寇的踪迹》,从《刀背藏身》到《诗眼倦天涯》……这位学者型导演以最儒雅的姿态拍最硬核的武侠片,每一部都让影迷如数家珍。

  在创作上,徐浩峰对天津情有独钟,新片《门前宝地》和《师父》一样,承袭着民国天津武林的面子和里子,规矩与突破。擎一面武侠大旗,打造“武林宇宙”的野心。在接受新报记者的专访时,从兵器到武行,从天津到电影,徐浩峰不疾不徐地解构自己的武侠世界,尽在掌握。

  写天津武林的“执念”

  讲述天津武行故事的电影《师父》,被称为近年来最具民国天津风格的武侠片。该片导演徐浩峰执导的另一部电影《门前宝地》依旧以民国天津为背景,展现了一家武馆的承袭与变故,以及大时代的暗流涌动。

  为什么对民国天津的武林往事如此执迷?徐浩峰告诉记者,旧时代自己母亲大家族中的男子,到了十五六岁就会从天津到北京承袭官职,“本身就有天津的血统”。

  徐浩峰的二姥爷——形意拳大师李仲轩是天津宁河人,是天津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多年前,徐浩峰采访整理了李仲轩的“武林记忆”,他将这些口述文章集结成册,于《武魂》杂志上连续5年发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丰富拳术理论,李仲轩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在海内外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徐浩峰说:“天津是民国武术的重镇,北京成名的武术人士都要到天津来开武馆,成立武术协会。所以很多武行的规矩都是他们到了天津以后才建立的。这种规矩,其实是现代社会已经放弃了的,传统的人文阶层的方法、做派建立的武行。”由于家庭原因,徐浩峰从小听到各种各样的武林传闻,长大以后也凭借兴趣去搜集整理,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题材。

  就在最近,徐浩峰又即将与国家话剧院联手推出话剧《搭手飞人》,以时空交错的方式,讲述了天津武行师徒、传承、情义的故事。“百年前中国人的生活逻辑一直是我作品的主题。我也一直从民间汲取养料。”徐浩峰说,这其中的很多都来自于百年前的天津往事。

  门前宝地 天津规矩

  《门前宝地》讲述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生在天津的武行故事。武馆老馆长生前为了让儿子沈岸(向佐 饰)脱离武行,为其谋了一份银行的差事,决定让大弟子齐铨(安志杰 饰)接班。不料齐铨的种种新做法破了武行的规矩,引起骚乱。老一辈们请沈岸回来,意图用比武的方式逼齐铨退出武行。

  说到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徐浩峰说:“因为叶问的弟子梁绍鸿梁师傅突然说愿意公布八斩刀的一些信息。他告诉我八斩刀是用于开阔地、在群殴时可以一条线杀出去的兵器。他如果不告诉你,真的很难猜!所以就根据这个兵器的特点产生了一个故事。”

  何为“门前宝地”?徐浩峰介绍:“简单说就是‘假如在我家门口有闹事的话,我要负责’的意思。在天津租界地的特殊时期,中国人在租借地开设很多武馆,其实是利用中国的民俗,就是每一家人要负责门口的治安。这样等于是在租界里边你管一百米,我管一百米,中国人就可以在租界里找到一个礼法,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秩序。”

  说到这部新片和演员向佐合作,徐浩峰说:“我在做口述历史的时候,和一些从事危险工作的人有接触,他们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其实就是杀气。向佐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正式习武,所以他也有那个特质,这是这个角色所需要的。我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能感受到。”《门前宝地》讲述的是武行的变迁,也讲述人的变化。徐浩峰说:“年轻的小伙子在武打片里其实不太占便宜,这部电影是一个青年往成年人走这样的形象,向佐目前的形态和气质都很合适,他能承载更多的世界观和社会信息。”

  属于徐浩峰的“硬派武侠”

  在徐浩峰看来,无论是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还是中国的武侠片,都是需要一位男性主角,去帮助观众实现一个荒谬的世界观,“因此对男演员来说,他就得像一棵君子兰一样,必须长够了年份,才能成为代表。”而这个男主角不仅要武功超强,还必须讲规矩,徐浩峰认为:“以往拍武打片,往往把人的欲望和人的行为表现得穷凶极恶,而不考虑在现实生活里的分寸,其实民国武林有很多规矩。我写的是发生在武行的变故,呈现的是一个有规矩有分寸的世界。”

  在《门前宝地》中,练家子比试武功,要在大刀上缠上牛皮筋,这也是一种分寸。徐浩峰说:“平时用多大分量的兵器,那个手感是很重要的,训练的时候如果换上木剑,其实就差了感觉。刀刃上缠上东西就可以打,大家都遵循一个分寸感。”

  徐浩峰的这种将社会结构浓缩于武行关系中的创作风格,再现了大量已经失传的民间武林片段。很多人将他的电影归纳为“硬派武侠”,这来源其作品分寸中的真实感。这种纪实特质,除了电影中的各种历史考据,还来自于其拳脚招数的真实呈现,具有现实感的对打是其最显著的视觉特质。他在《逝去的武林》中曾指出:“不要轻视形意拳的小步一蹭,难看是真难看,巧妙也是真巧妙。” 《倭寇的踪迹》就不以“打得漂亮”为目的,而是依托武学理论,展现真实打法。 《师父》和《门前宝地》都是展现械斗,尤其是八斩刀的运用,观众的评价是“械斗的实感更新了银幕打斗的美学形态”“质感甚至胜过了美感”。

  为什么是第四代导演?

  张艺谋和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曾创造中国电影辉煌,贾樟柯和娄烨等人仍在继续第六代导演的使命。令人好奇的是,70后的徐浩峰将自己定义为第四代导演,他笑说,自己这种定义与年纪无关。

  “第四代导演其实是纪实美学跟社会问题电影的一个结合,而第五代和第六代他们身上是现代主义的电影特征相对明显一些,所以我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定义的。我是学美术出身的,当时考美院的专业是现代油画,现代主义是我的童子功。所以在学电影的时候,一些现代主义电影的艺术形式对我的刺激性已经不是那么大,反而是更写实、纪实的东西对我是有吸引力的。”

  说起自己走上做导演这一条路,徐浩峰提到自己的老师郑洞天教授:“我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沿袭他,要当好一个导演要先去当记者,体验生活的方法。然后怎么抓素材,素材怎么选择,就是故事和社会结构的对应关系都是承袭他。”事实上,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郑洞天正是确立了“纪实美学”的风格。徐浩峰说,自己也曾在武打片中追求视觉造型的效果,将动作剪得很快,“后来就觉得前辈们都做得很好,所以我们必须得另辟蹊径”。而这条路就是去繁就简,走向真实。

  新报记者 王轶斐 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