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河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民情面对面
热线23602777
13年没消停 执法人员一直治理 各路摊贩经营不止~~~
市政府办公厅、天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津云新媒体《政民
零距离》栏目与天津日报社会部合办
天津帮办
帮办热线23602777
http://ms.enorth.com.cn/zmljl/~~~
~~~
~~~相关部门介入 春节前有望安装
海河回音~~~
~~~
~~~
沙窝萝卜脆又甜 上路兜售埋隐患~~~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政府办公厅、天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津云新媒体《政民
零距离》栏目与天津日报社会部合办
天津帮办
帮办热线23602777
http://ms.enorth.com.cn/zmljl/
充电要交“占地费” 马上整改
本报记者 韩爱青

  同属一个街道一个社区,市民去马路对面小区使用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桩给车充电,却被物业服务企业要求交5元的占地费。

  市民王先生居住在河北区王串场街道溪波里小区,小区车棚有集中充电设施,但只有包月存车的人才能使用。对面的波莹公寓北区有公共充电桩,充电方便,他经常去充电。“最近我再去充电时,门卫告诉我,外来人员使用小区的公共充电桩需要交5元的占地费。而且小区还有个大喇叭,一直在广播,内容是非本小区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要收取占地费,不交费罚20元。”王先生说,公共充电桩的设立本就是方便大家使用的,既然有空余的充电口,对同一个街道同一个社区的居民,应该行个方便。而且物业公司只是一个服务企业,有权收取所谓的占地费吗?

  对此,王串场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经过调查,波莹公寓物业服务企业称因为有居民投诉,外来电动自行车占据充电口,一充电就是一整夜,要求加强管理,他们才“出此下策”,管控外来车辆。但经过向河北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咨询,物业服务企业无权收取所谓的“占地费”,目前已经要求物业整改。接下来,街道也会想办法,在溪波里小区寻找合适的地方,建设公共充电桩,更好解决居民为车充电的需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