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瑟,叶飘零,天地间似有一曲挽歌,为那位以诗词温暖人心的长者送行。
叶嘉莹先生晚年长居天津,更与天津媒体人结下不解之缘。今天,记者采访来自海河传媒中心的三位媒体同行,共同追忆与叶先生交往的难忘时光,在他们的讲述中,再次走近这位伟大的学者,感受她的人格魅力与学术精神。
镜头下的诗魂
“直到今天,我手机里依然珍藏着先生的许多照片,有幸记录叶先生晚年的时光,那些瞬间,历历在目。”昨天凌晨3点,夜深寂静,王晓明却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王晓明曾以今晚报摄影记者的身份记录下叶先生晚年的多次重要活动。翻看着这些被他“定格”的旧时光,他内心犹如波涛般翻滚:“尤其是叶先生94岁高龄时,仍然坚持站着讲课的背影,像极了讲座的名字——‘心头一焰’”。
时间倒回2017年,同样是一个冬月,南开大学田家炳音乐厅,因一位身着菡萏色长袍老人的到来而沸腾,第二十一届叶氏驼庵奖学金颁奖典礼上,叶嘉莹先生以《“心中一焰”——我对后学者的期望》为题,与莘莘学子分享自己的诗词人生。“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叶先生全程站立,她就是这样身体力行,为中华文化传承‘站台’。”王晓明回忆道。
深受触动的王晓明特意绕到叶先生的身后。“从背影看去,这其实才是先生自己的视角,她看到的是一群年轻学生的面孔,她像一只不断吐丝的蚕,不知疲倦地向他们传递精彩的精神世界。”王晓明说,叶先生神采飞扬,不时借肢体语言来衬托感染力,“她举起手的动作特别像握着一把火炬,于是我赶紧摁下快门,留下这样一个非常有意境的瞬间。”
百岁风雅先生的深情告白
以诗词之美传承文化,以“弱德”之美治愈心灵。这是天津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制片人宋东,初次见到叶先生时的感受。“2019年,我们与市文明办携手,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举办七夕创意诗会。作为这一活动的核心人物,叶嘉莹先生及其团队深度参与,为诗会增添了无尽魅力。”宋东说。
也正是那一年,宋东带领团队有幸拍摄了叶先生在她曾执教数十年的教室中给学生上的公开“大课”。“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在那次授课中,叶先生特意精选了这首自己创作的励志诗,与学生们共同品读。
“去年10月,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电视文艺频道为大会制作了纪录片——《风雅的先生》。”宋东后来听先生的助手张静说,那个时候叶先生已经卧病在床,身体十分虚弱,但她却坚持要亲自到场感谢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
这位百岁老人深情吟咏了自己多年前创作的一首小诗:“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先生离开了,但她的精神与诗词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宋东说。
聆听一堂课,受益一辈子
“‘聆听一堂课,受益一辈子’,这是我们那次拜访叶先生时,大家共同的触动和感受。”2006年的一个冬日,时任《每日新报》记者的仇宇浩,跟随学者于丹及出版社工作人员,走进了叶嘉莹先生位于南开大学西南村的家:“尽管当时先生已年逾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锐,诗词更是信手拈来。”
2006年,于丹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而一夜爆红。于丹曾坦言,自己上大学时听过叶先生的课,正是叶先生的引导,让她明白了诗词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贯穿整个生命的精神追求。当事业取得成功后,她选择回到起点,向叶先生表达最真挚的感谢与敬意。
在那个温馨的冬日,仇宇浩就这样静静地坐在身旁,听她们讲述与诗词的缘分。当时,叶先生还与在场人员分享了自己小时候读《论语》的经历,以及这部经典巨著如何在她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予她力量与启示。
“最难忘的莫过于叶先生吟诵古典诗词时,淋漓尽致展现出来的诗词音韵之美。”叶嘉莹先生是温润、优雅、纯粹、认真、随和的化身。虽然时隔多年,但叶先生的人格魅力与学术精神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仇宇浩的心中。
叶先生走了,但她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继续温暖着每一个曾经被她启迪过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