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1979年9月,已是美国前总统的尼克松再次访问中国。9月20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天津,受到天津方面的热烈欢迎。尼克松说:“我到过北京、上海、桂林、广州,把最好的地方留到最后。”当晚,天津市领导会见并宴请了尼克松一行,祝酒时说:“尼克松先生是中国人民和天津人民熟悉的政治活动家,是我们的老朋友,为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表示钦佩和敬意。”尼克松致答谢词说:“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九亿中国人民存在着最大的创造力。美国人民也是伟大的。美国和中国合作,不仅能防止战争,维持生存,创造奇迹,而且能取得世界的进步。”他祝愿美中友谊像在中国扎根的美国红杉树一样,茁壮成长。
第二天上午,尼克松一行来到大港油田,参观了钻井队、深十三井组、滨海转油站和压气站。尼克松参观后,对油田领导和职工说:“你们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学习外国技术的办法很好。也许再过五年、十年,我们美国人民在这方面要向你们学习。中美两国在开采石油的合作方面,存在着广阔的领域。你们有这样好的人民,有如此宏伟的发展计划,我相信你们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繁荣!”
尼克松一行返回天津市区后,来到和平路劝业场一带。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个工人师傅托举起自己的小女儿向客人问好。尼克松握着女孩儿的小手,祝孩子幸福,并告诉那个工人师傅:“我就喜欢女孩子,我有两个女儿。”这时,周围群众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离开天津时,尼克松高兴地说:“天津人民很热情,我在天津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天津遭受过严重的地震灾害,它的修复和建设情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应美国橘郡邀请,1996年3月,我率团一行4人前往美国考察,为天津与橘郡建立友好关系做前期准备。3月23日,橘郡主席斯坦纳会见并宴请我们,我们分别介绍了橘郡和天津的主要情况,橘郡礼宾局局长还陪同我们参观了汽车公司、港口和大学,这一美国西海岸最发达的都市群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橘郡盛产橘子,人们因此命名它为橘郡。当时,橘郡在现代工程、交通、航天、建筑、电子、生化、制药等领域大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参观过程中,我提到曾接待过尼克松前总统访问天津,礼宾局局长十分高兴地说:“那你们这次来对了,橘郡是尼克松的故乡。”他建议我们一定要去参观一下尼克松纪念馆——尼克松图书馆。
在主人的热情安排下,3月24日,我们来到了为缅怀尼克松而建的图书馆。这座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图书馆,坐落在橘郡约巴林达镇尼克松故居。馆内布置得庄严肃穆,陈列着尼克松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及用过的书籍和物品等。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领袖厅前面极突出的位置上,摆放的两个坐姿铜像,那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铜像。
正当我们饶有兴致地观看展品时,图书馆馆长告诉我们说,尼克松的大女儿特里西娅刚巧来到图书馆,她听说曾接待过她父亲的中国天津的客人正在图书馆时,表示想与我们见面,这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特里西娅身穿白色外套、黑色短裙,一头金发,显得庄重而朴实,看上去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互致问候后,我们说起了由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和她父亲共同开创的中美友好关系以及接待尼克松前总统访问天津时的情景,并转达了天津人民对尼克松前总统的敬意。特里西娅说,她父亲曾多次应邀访问中国,也到访过天津,都受到了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接待。她对天津人民的友好情谊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请我们转达她对天津人民的良好祝愿。我们都希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能长久发展下去。最后,她高兴地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
1997年8月,橘郡主席斯坦纳应邀访问天津,经过友好商谈,天津和尼克松的故乡橘郡正式建立了友好关系。几十年来,与天津建立友好关系的国际城市发展很快,现在天津已与世界上53个国家的一百多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关系,为天津通往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