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3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掌门人说老字号
“红三角”踏上新征途
魏以峰

  1914年,天津塘沽百里盐场边,一位青年踌躇满志、立志创业,他就是范旭东。17岁东渡日本学习化工的他,早已立下实业报国的宏愿。这一年,他在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生产出中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而在当时,中国的制碱业完全依赖进口,国内市场上90%的洋碱被英国卜内门公司垄断。纯碱(碳酸钠)用途广泛,从馒头的加工到服装染色、玻璃制造,再到金属铝炼制,都离不开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亚大陆交通受阻,碱价飞涨,卜内门囤积居奇,哄抬碱价,不少以碱为原料的民族工厂相继倒闭。

  面对这一困境,范旭东更加坚定了“变盐为碱”的决心。1917年冬,他邀请陈调甫、吴次伯、王小徐等人在天津的家中进行试验,成功产出9千克样品碱后,立即着手筹办中国人自己的碱厂。历时数载,披荆斩棘,终于在1924年8月13日产出产品,但颜色红黑相间,难以销售。经侯德榜等人反复摸索,解决了色碱问题。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进口的制碱干燥锅陆续烧坏,全厂被迫停工。范旭东力排众议,支持侯德榜等人改进制碱工艺设备,终于在1926年6月29日产出洁白的“红三角”牌纯碱,并一举在同年8月荣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被评委会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1930年再次荣获比利时工商博览会金奖,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在世界舞台争得了荣誉。

  “永久黄”(天津永利制碱公司、久大精盐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组成的化学工业团体)不仅以技术见长,更是我国较早形成企业文化的团体。1928年,“永久黄”团体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民营企业办刊物《海王》旬刊;1934年,范旭东亲自制定了“四大信条”企业精神,即“我们在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我们在事业上积极的发展实业,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四大信条”感召下,团体同仁既有破除国外技术垄断的集智攻关,也有在“七七事变”爆发后,“宁举丧,不受奠仪”,拒绝敌寇合作要求,西迁入川,艰苦奋斗,生产出纯碱、化肥和酒精、棓酸、硼砂等产品支援抗战的壮举。特别是在战火烽烟中,范旭东、侯德榜等人为提高食盐利用率,研制成功了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法,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新纪元,在世界化工发展史上为中华民族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时至今日,我国生产的每颗合成纯碱都蕴含着“红三角”的技术基因。

  “红三角”一直涌动着“红色基因”。1943年,范旭东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提前拟定了宏大的“化工十厂”计划,但缺乏资金支持。在经济学家何廉等人的引荐下,他准备与中共地下党员龚饮冰共同创办银行,为发展实业筹措资金。周恩来同志得知此事后,批准龚饮冰用党的经费与范旭东等共同组建了重庆建业银行,其在新中国成立后最终归并到中国人民银行,为公司注入了世代传承的“红色血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碱厂视察,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让濒临破产的民族企业焕发了生机。国家多次投资,对碱厂进行改造和扩建,生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并率先完成公私合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更为难得的是,1953年7月1日,“侯氏碱法”获得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专利证书,为“红三角”增添了无上荣光。

  110年来,公司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频共振,始终坚持创新创造、拼搏进取。上世纪80年代,公司在国内同行业率先完成制碱设备大型化和操作智能化、管理程控化,先后研发出串系统逆料生产氯化铵、“液相水合法”生产重质纯碱等一批专利技术,以优异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005年,公司积极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从核心城区搬迁到临港经济区,引入新技术、拓展新领域,将业务架构从单一无机化工产品生产,调整为集海洋化工、碳一化工、石油化工为一体,可生产纯碱、工业氯化铵、合成氨、小苏打、丁辛醇、醋酸、甲醇、聚甲醛等七大类化工产品的现代化工企业。“红三角”旗下的产品也增加到10个品种,续写了百年品牌长盛不衰的发展传奇。

  近年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先后建设了二氧化碳回收、加氢母站、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项目,并组建了两家科技型小创公司,形成化工生产、国贸物流、设备制造、技术服务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新格局。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质量诚信企业等称号,“红三角”“海王星”商标先后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先后被命名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石油和化工行业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向社会进行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的文化平台。

  “红三角”,始终跃动着爱国之心与强国之志,跨越百年,依然熠熠生辉。新时代的永利人将大力弘扬“四大信条”宗旨和“责任所在、拼命为之”的创业精神,全力推进“双碳”环保节能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丁二醇、异辛酸、乙腈等精细化工新领域,拓展氢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全力向产业价值链终端延伸,努力把“红三角”这个百年民族品牌擦得更红更亮。百年永利,不仅是纯碱工业的领跑者,也将成为多元化工产业体系和新型绿色化工的实践者。

  (作者系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