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3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沽上丛话
津派文化谭(七)
漫谈网络文学中的
“津味儿”(图)
王云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刘云若、李燃犀等作家早已有书写天津本土文化的作品,不过津味儿文学的概念却是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渐兴起,原先指冯骥才、林希、肖克凡等作家描摹天津地域文化的作品。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日益蓬勃发展,传统的网络文学大都擅长架构宏阔的虚拟世界,与津味儿文学原本相去甚远;不过,近年来,网络“大神”天下霸唱的一些作品,比如《河神:鬼水怪谈》《火神》《崔老道捉妖》《窦占龙憋宝》等,聚焦天津历史文化,津味儿与网络文学碰撞,给读者带来了不少惊喜。

  这些网络文学作品首先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地理空间。比如《河神》一开场引用了一个顺口溜:“九河下梢天津卫,两道浮桥三道关;南门外叫海光寺,北门外是北大关;南门里是教军场,鼓楼炮台造中央;三个垛子四尊炮,黄牌电车去海关。”通过罗列一系列标志性的城市意象,瞬间营造出了民国天津的历史氛围。而之后发生的种种离奇故事都与海河相关,更是突出了天津与水相依相生的城市文化特质。与纯文学相比,津味儿网络小说中构建的是一个多重时空、多元文化并行的天津空间。其间,有读者习以为常的现实世界,百姓们为日常衣食住行劳碌奔波;除此之外,在现实的缝隙中,天下霸唱聚焦超现实的世界,又延伸出了神秘怪异的民间世界。这种虚构空间的方式常常让人联想起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志怪传统,尤其是经典之作《聊斋志异》。不同的是,天下霸唱将许多超自然的现象纳入了现代科学阐释的轨道,现实世界与奇幻世界无缝衔接了起来。

  人物形象方面,津味儿网络文学亦沿袭了纯文学中奇人的人物形象设置。纯文学一般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奇人大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他们在某种生存技能上精益求精,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津味儿网络文学中的奇人则有所不同,他们不仅有超凡脱俗的生存技能,而且额外掌握了一些奇异的本领,这些本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涉及一些神秘未知的领域,比如河神郭得友不仅水性好得出奇,还能“点烟辨冤”。有意思的是,纯文学作品格外注重文学的教化功能,作为主人公的奇人大都达到了比较高的道德境界。他们爱国敬人,崇尚道义,道与技在他们身上实现了完美统一;次之者即使有些怪癖,也无伤大雅,反倒成就了奇人个性鲜明的形象特色。而在网络文学中,作为津味儿重要表现载体的奇人形象,正面人物有之,比如河神郭得友、火神刘横顺,但网络文学相对偏向娱乐属性的追求,使得奇人形象系列往往比较斑驳复杂,善恶并举,亦不乏坑蒙拐骗之辈,比如崔老道。

  网络文学中的津味儿,另一引人注目之处是对天津民俗文化的描摹。一般的网络小说大都喜欢设置多重悬念再层层揭秘的叙述模式,网文“粉丝”们形象地称之为挖坑填坑,多有挖坑不填的作者受到“粉丝”诟病。津味儿网络小说中,天下霸唱的创作则有所不同,他吸收借鉴传统评书的特色,化身为说书人角色,将天津的特色饮食、生活习俗及世态人情等娓娓道来。作者不惜笔墨地铺写天津美食,如煎饼馃子、各种海货以及宴席上的八大碗等,带领读者津津有味地领略舌尖上的天津之旅。旧时的民间习俗也被不动声色地插入主人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河神郭得友之所以被称为郭二爷,是因为他有个泥娃娃大哥,这就涉及天津旧社会拴娃娃的风俗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受到通俗文化的影响,网络小说偏爱悬疑恐怖的写作素材,因而故事发展常常会涉及纯文学中有所忌讳、刻意回避的习俗,比如收尸、丧葬等。因此,网络文学中的津味儿书写某种程度上又对纯文学中的津味儿文化形成了一种补充。通过模拟评书的叙事方式,津味儿网络小说事事有说法,万物有来历,细致地描摹出旧时天津的衣食住行与人情冷暖。尽管行文有时失之漫漶,但不得不说,地域文化的描摹使津味儿网络文学的审美积淀逐渐走向丰富多元。

  网络文学在传播地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中国作家协会2024年4月28日在上海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超过5亿人。应该说,网络是当下最热门的传播媒介,在吸引当代读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网络媒介又具有强大的跨媒介传播能量,随着网络文学改编热潮的兴起,随之而来的网剧、电视剧、电影、有声作品等层出不穷。《河神:鬼水怪谈》就被改编成了网络剧,已播出两部;同时推出的还有有声小说、手游等改编形式。与纸质文学相比,除了传播速度的迅捷,网络文学传播过程中读者互动交流的社交属性也非常突出。无论是电子书中的评论,还是网剧中的弹幕,网友们就地域文化的主题结合自身体验互相评论、激发联想,“七嘴八舌”中就能拼凑出一个接地气儿的、关于地域文化的“想象的共同体”。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网络文学的网络基因能迅速吸引读者,但有的作品叙事逻辑全凭歪打正着的“凑巧”, “爽文”模式虽能迷惑读者一时,终究缺少回味的余地;而从道德观念上来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尤其需要甄别,有时过于强调“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难免陷入陈旧的因果报应之说,格调就愈发低下。整体来看,网络文学遵循的是一种快速生产、快速消费的文本生产模式,它的发展泥沙俱下,既隐藏着野蛮新鲜的原创力与想象力,又难免出现粗制滥造的现象,而过于媚俗的趣味书写也无助于网络文学精品的诞生,这些正是津味儿网络文学创作中应该警醒的一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