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讲述
二十多年深耕蓟州,撰写文章180余万字~~~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2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述
二十多年深耕蓟州,撰写文章180余万字
为咱村写书的女作家(图)
文 穆秀玲
  董秀娜(右)在郭家沟村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蓟州区下营镇郭家沟村的大喇叭响起了村党支部书记胡金领的声音:“所有郭家沟人、郭家沟农家院的业主,包括在郭家沟经营的业主们,到村委会领三本《郭家沟的故事》放在家里,咱们郭家沟也有自己的书啦!”

  这本《郭家沟的故事》是董秀娜在郭家沟村采访两年多撰写的报告文学集,记叙的都是村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郭家沟,从一个贫困山村到国家4A级景区的华丽转身,堪称传奇。而成就这传奇的,是郭家沟几代人的奋斗,无数泪水和汗水的付出。作者通过这个小山村的故事,折射出时代的缩影,村民称她是“为咱村写书的女作家”。

  董秀娜是一位工人出身的作家,近年来扎根蓟州,以蓟州为题材,写出了180余万字的作品。笔者见到董秀娜,她正准备回郭家沟,筹办《郭家沟报》,要为“打造一个有书、有报、有文化的郭家沟村”尽自己的一份力。

  从工厂走出的作家

  在乡镇扎根儿采访

  1949年,董秀娜生于红桥区北运河畔的西沽。初中毕业后,以她的成绩本应考高中、上大学,但家里生活拮据,父亲盼她尽早工作,她只好去了半工半读的中专。20岁,董秀娜被分配到塘沽一家大工厂当木工。结婚生女后,她调回市内一家橡胶厂。

  她和别人有点儿不一样:别人闲聊,她在自学汉语言文学;别人打扑克,她在写文章;别人逛街,她去看展览;别人休息,她在读书。

  1989年年初,董秀娜从厂工会得到消息,天津市将举办“改革与我”即兴演讲比赛。她报名参加。选手没有演讲稿,需要在上台7分钟前抽取演讲题目,做准备,然后开始演讲。董秀娜从所在企业、到橡胶公司、再到化工局,最后参加天津市总决赛,每一场比赛都是第一名!1989年4月,她作为天津市百万产业工人的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演讲,之后又参加了全国化工行业巡回演讲团。那一年,《天津日报》开设新栏目“职工演讲台”,开篇文章就是她的演讲稿《我的扣子我来解》。

  1997年,她告别了工厂,应聘到一家报社工作。1999年,她的第一本报告文学集《相约新世纪》出版了。新闻界老领导石坚为此书作序,他这样写道:“我新闻界的同行、作家董秀娜的部分作品出版,是20世纪最后一年我市新闻出版界的一件喜事……我原以为她是科班出身,新闻或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后来得知她是来自平民百姓之家,从工厂企业单位中脱颖而出……她不愧为‘百姓记者’‘平民作家’。”

  1999年,董秀娜供职的报社把新闻触角伸到郊县,开发新领域。在郊县成立的第一个记者站就是驻蓟县(今蓟州区)记者站。有五名成员,社长带队,董秀娜的任务是采访、写稿。记者站和宿舍都设在蓟县企业局,在企业局副局长和蓟县总工会副主席的带领下,他们遍访了蓟县十几个乡镇、几十家乡镇企业,采访了多位农民企业家,每天都有新闻报道传回来。

  成为郭家沟村村民

  整理盘山典故传说

  当年,蓟县每个事业单位都有一个贫困村联系点,企业局的联系点是下营乡(今下营镇)郭家沟村。2000年,蓟县大旱,这个贫困村没钱买水泵,新栽的上千棵栗子树苗耷拉了脑袋。记者站的五个人支援抗旱,自掏腰包,每人600元,买了六台水泵,开车奔郭家沟。

  这是董秀娜第一次来郭家沟。汽车沿着马营公路向东开出五六公里以后,转道向北朝着山上开。随行的企业局局长指着一个山沟里的小村庄说:“那就是郭家沟村。”大家问:“为啥我们不进村,反而绕着村子上山呢?”局长说:“因为没有路,汽车开不进去。”

  车开到青山岭村,又从一条砂石路开到郭家沟水库,从水库西边的一条道下山,大家下车,走进郭家沟村。进村第一眼,董秀娜看见一小片稻田,不到一亩,一片金黄,空气中飘着稻香。就是这第一眼看见的稻田,牵出了她与这个小村的不解之缘。

  那时,郭家沟村没有办公室,村主任胡金领在家里接待记者,下营乡的领导也来了。郭家沟村上游有郭家沟水库,本不缺水,年年有人种水稻。只是因为新栽的栗子树苗种在了西坡上,上不去水。记者站送去的水泵非常及时,当天就派上了用场。那些栗子树苗浇上水以后,都缓了过来。

  在记者站工作了两三年,董秀娜对蓟县有了深深的感情。2002年,记者站撤回,在蓟县的朋友和村干部的帮助下,董秀娜在下营镇和郭家沟村办理了相关手续,按照土地规划图,开发了村里的一块荒地,建起一个小院。2003年2月,郭家沟村委会为她和家人颁发荣誉证书,她成为郭家沟村荣誉村民。

  2003年,董秀娜因编撰《蓟州风物志》一书到蓟县采访。正是“非典”时期,渔阳宾馆只安排她一人住宿,县委宣传部部长金学钧在县委大院门外接待她。其后历经三年,蓟县老作家金振东、刘春提供采访线索,蓟县多个部门积极配合,终于完成了30万字的《蓟州风物志》编撰工作,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介绍了一个真真切切的蓟县。

  董秀娜在盘山脚下见到了人称“京东第一导”的吴佑庭。他当时60多岁,曾参军10年,退伍后在盘山烈士陵园当干部,退休后又到招待所当了导游。他有一肚子盘山故事,写出了五六万字的笔记。董秀娜与吴佑庭商定,对盘山民间故事进行分类整理,写成一本故事书,书名为《盘山典故传说》。这本书15万字,收录38篇故事,请画家配图,出版后在盘山景区受到游客的欢迎。两年后,吴佑庭突然病故。董秀娜难过、感慨:“如果不是及时整理挖掘,这些美丽的典故传说也会泯灭消失。”

  描摹盘山抗战故事

  为小山村著书立传

  蓟县下营镇到马伸桥镇有一条三十多公里的马营公路,穿山越岭的制高点上有一座爨岭庙,山下有一座烈士陵园。董秀娜路过马营公路,看见一位老人推着轮椅朝山上走,步履蹒跚,走走停停,进了烈士陵园。他为什么推着轮椅上山呢?原来,老人叫张士龙,当时79岁,来陵园是因为这里埋葬着他的战友。董秀娜采访老人,牵出了1944年震惊华北战场的“爨岭庙遭遇战”。二百多名蓟、遵、兴三县干部和八路军警卫团在这里遭遇了3000名日伪军的围攻,在进行了英勇抵抗突围后,大部分人壮烈牺牲。董秀娜写出了报告文学《为战友守陵25载》,于200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在《天津日报》发表。

  “蓟县是我的‘根据地’,我是‘半拉蓟县人’。”董秀娜笑着说。在蓟县采访写作,住在自家小院,有蓝天白云、新鲜空气、深井里的山泉水、不施化肥的蔬菜,还有她二十多年来结识的山里的朋友。她又写出了百余篇散文随笔,汇成散文集《南山脚下》正式出版。

  董秀娜觉得,自己应该为郭家沟写本书。她的想法与村支书胡金领不谋而合。她开始了《郭家沟的故事》的创作,采访了很多村民,走遍了村里的东坡、西坡及每个角落。为体验故事中的真实情境,她还到青山岭、常州村等地,考察中上元古界地形地貌,看泃河水的流向和水源的来龙去脉。为弄清村里复杂的家族关系,她在村民的帮助下画出了联络图。村民们把心里埋藏多年,甚至没跟家里人讲过的故事都讲给她听。

  不过,事情并非都很顺利。比如查找烈士胡俊的生命轨迹,比如追踪革命军人王佐发的战斗经历,他们本人已牺牲或因病无法讲述,一些具体情况甚至连他们的家属也无从知晓。董秀娜多方联系蓟州、唐山、遵化、玉田的档案馆、烈士陵园、退伍军人管理局,查阅资料。尽管过程艰辛,但当她终于在盘山烈士陵园找到了胡俊墓碑的时候;当她通过找到百岁老人王佐发在朝鲜战场的战友、清晰还原了老人战斗事迹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欣慰。成稿后,识字的,她就把打印稿拿给他们审阅;不识字或阅读不便的,她就到他们家中念给他们听。

  她不为名、不图利,耗时两年,专门为一个小村写书,只能说是出于情义和发自心底的热爱。她早已把蓟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