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潮文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有着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近年来,古迹游、民俗游、博物馆游等国潮文旅吸引广大海外游客,推进国潮文旅走出去、火起来,对于建设旅游强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巨大效能。
要用好用足非遗资源、打造国潮文旅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标识,具有内涵深、受众广、印象牢、传播快的独特优势。要以世界级非遗为核心文化资源,建设国潮文旅聚集区。基于不同地区资源优势,打造戏曲、手工技艺、书法、中医药、节庆民俗等非遗文化资源的产业链条,将非遗文化资源融入餐饮、购物、景区、服务、文创等多个环节,形成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同时,推动非遗资源的场景应用、创新发展,提升互动性、沉浸感,使得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形神兼备”。为国内外游客定制手工技艺实操、传统戏曲观摩、武术学习、中医药药剂手工制作等国潮文旅产品,实现知识、趣味、文化体验于一体。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旅服务环境。推动国潮文旅火起来且可持续,需要把海内外游客吸引来,更重要的是服务好。增强文旅服务主动性,向海内外游客问需、问计,加大对游客评价、咨询、建议、意见的收集和整理,从中提炼出共性问题,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改进。对于支付服务、翻译服务、景区服务、健康服务等堵点、痛点进行有效纾解。开展多层次的国内外旅游服务质量交流会议和培训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文旅服务人才队伍。
开展丰富立体的国潮文旅推广传播活动。广泛运用国潮资源、元素,开展互动性强、受众基础广的文旅资源推介活动。围绕节庆主题,在海外开展“舞狮”“英歌舞”“赛龙舟”等具有浓郁中国风、互动性强的节庆活动展演;鼓励中华老字号走出国门,通过参展、展示、体验等方式传播立体、生动的国潮文旅形象。抓住文旅服务数字化、智能化“风口”,大力发展国潮文旅服务贸易,通过网络文学、微短剧、网络游戏、数字博物馆等产品,推进国潮文旅服务数字化,让国外游客远程就能深度体验国潮文旅、爱上中国文化。还要善于运用社交媒体和音视频等传播渠道,调动国内、国外自媒体达人的积极性,分享和传播具有浓郁中国风的美食、美景、美妆,营造可亲可爱的国潮文旅舆论环境。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