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十以后读杜诗(图)
刘 焱

  2020年BBC投资制作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热播,这让很多西方人认识了诗圣杜甫。2023年电影《长安三万里》燃起了更多年轻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电影院成了跨越时空的诗友会。两部片子让我又一次把曾经翻阅过的两本书放到案头,一本是洪业用英文写的《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中译本名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曾祥波译 2011年);另一本是韩嘉祥著《杜诗别揽》(2016年),属于“拈来一叙成文章”的一类,简洁凝练的文字和通俗易懂的表达,能够让读者从全新的视角轻松了解杜甫诗、十余种杜甫诗集及研究成果的核心。

  先来看《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本书,作者洪业(1893—1980),号煨莲(William),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生于福建,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教育。少时随父在山东读书,后回到福建入教会学校,22岁赴美留学,而立之年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并出任教务长。其前半生大部分精力献给了燕京大学,53岁时应邀赴哈佛大学任教,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与陈寅恪、钱穆、顾颉刚、傅斯年等同为一代大家。洪业从14岁开始接触杜甫的诗,父亲的一句话“(杜甫)其人也,天假其时,则显;运命不济,亦不衰”,让洪业铭刻在心并贯穿其一生。从少年时读《杜诗镜铨》,到1940年编纂《杜诗引得》,洪业对杜甫及其诗作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1947年他到哈佛执教后,所讲授的其中一门课程就叫做“杜诗与历史”,后应学生和同事之请将讲稿与心得撰写成书,于是《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诞生了。

  洪业认为“即使在成千上万的中国诗人当中,杜甫也是独一无二的。他是唯一一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声名与日俱增的诗人……杜甫去世三个世纪以后,学者们搜集、编纂和注释他的诗作。在杜甫诗作的光照之下,开始研究其生平事件,从而将杜甫的诗作置于其生平与时代之中去理解。”“一位十世纪的作家写到,因为杜甫的诗歌如此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了他所在的时代,当时人已经称他为诗史”,后来杜诗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越来越被广泛地认可。很多西方汉学家也开始研究杜甫及其诗作,比如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古今姓氏族谱》中有杜甫生平的记述,美国汉学家艾思柯利用《杜诗镜铨》为底本翻译了有助于说明杜甫生平以及他本人喜欢的杜诗。但不尽如人意的是翟理斯关于杜甫生平的很多叙述荒谬至极,艾思柯所翻译的杜诗也由于其固执于字根法而导致了诸多误解。这也就成为洪业完成这本书的初衷,一是“增西人于诗圣之新知”,纠正西方研究者对杜甫及其诗作研究的谬误;二是“借此而于吾国吾民具同情之了解”。陈寅恪先生曾提出“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这里洪业先生将词序调换了一下,可以理解为诗歌中展露不出的社会背景,可以从研究作者的生平、共情其所处的时代和境遇中找到,我们应该在“同情”的前提下去“了解”杜甫的诗歌。

  洪业这本书的正文由三部分组成,即前言、12章的主体部分和后记,共用了374首杜甫诗来贯穿杜甫的生平及时代。每个章节均巧妙地以杜甫诗句为标题,主体部分是以时间为主线,目录每个标题下面标明了起止年份、其间杜甫生活过的地方、章节里杜诗的数量。44岁之前的标题分别为“记一不识十”“快意八九年”“骑驴三四载”“陵厉不飞翻”“故山归兴尽”;安史之乱作为一个时代转折点,洪业先生用了《北征》中的“东胡反未已”作为标题,50岁之后的章节标题为“何地置老夫”“夔子之国杜陵翁”“孤舟增郁郁”。前言和后记分别用“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和“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只看目录就可以大致清楚杜甫的一生在哪里经历了什么,不得不赞叹洪业这位大师级的学者展示给读者的文字和表达方式是如此的高级。

  与以往研究杜甫的成果不同,洪业先生特别注重将诗人的人格、生平与其诗歌放到一起去相互关照,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诗歌、通过诗歌去了解诗人的一生。因为洪业先生认为,中国诗追求以简练的文字传达无尽之意,而杜诗素有“诗史”之美称,也就意味着诗中蕴含着强烈的社会、时代色彩,因此读懂杜甫其人、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对于读懂杜诗大有裨益。此外,书中所体现出的洪业先生坦荡的胸襟、严谨的学风、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实为后学之表率。他不仅推动了海内外的杜甫研究,还不忘鼓励后人在这个领域继续开拓。此外,曾祥波先生的翻译也有不泯之功。

  《杜诗别揽》是由韩嘉祥先生据2016年在天泽书店所作讲座《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的讲稿完善而成。著名山水画家侯春林先生为此书创作了《杜甫草堂》画作,浣花溪旁绿树掩映、水波不兴,和谐安详之草堂意境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连同韩嘉祥先生率其弟子李云光,以杜诗为内容共同挥毫泼墨的33幅书法作品更丰富了本书的阅读体验;前人对杜甫研究的部分重要成果和书影也集结在书中,整本书读起来,可谓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一本随手翻开一页,便可引人入胜的佳作。

  韩嘉祥先生是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在常人眼中,他是继承了吴玉如先生衣钵的书法家,实际上,作为吴玉如老先生的入室弟子,韩嘉祥先生在古典文学方面的造诣甚高。他遵从老师的叮咛,把读书作为人生第一要务,几十年来没有丝毫懈怠。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做编辑的过程中,他结识了诸多大师级的人物,如俞平伯、刘叶秋、王泗源、周祖谟、周汝昌等,与他们亦师亦友的交往使得韩嘉祥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积累不断丰富深厚。这本《杜诗别揽》就是他师从吴玉如老先生、吴小如先生,多年研学古诗词的成果之一。

  《杜诗别揽》所选大部分诗篇,是杜甫入蜀之后的闲适作品。杜甫在安史之乱中从长安脱困,是赶赴唐肃宗身边的第一批臣子之一,然而由于他惹得皇帝嫌弃,便远离了政治中心流落到蜀地。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安了家,在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幸福的时光,写了一些艺术价值很高的闲适诗,在诗中所表现出的向往退隐思想和陶渊明十分相似。韩嘉祥先生认为陶渊明曾经历过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东晋末年,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至衰的时期,二人的经历也很相似。杜甫在成都草堂时,过着较为安定的田园生活,很像陶渊明,反映到诗里,和陶渊明也很接近。

  从《堂成》中的“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可以看到杜甫草堂所在的位置和周围的景致。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没有典故,没有难懂的句子,却将主人对来访客人的期待和欢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客至》。

  《江村》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用轻松的笔调,将家庭生活的悠闲与恬静呈现在读者面前。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视线由远景逐渐拉至近景,落在眼前的小叶轻花上,《为农》从务农者的视角将草堂之外的景物描写得十分细腻,却也透露出杜甫终老于蜀地之意。

  杜诗中蕴含着如此之多的田园意境,难怪韩嘉祥先生会将“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作为开篇。

  入蜀对于杜甫来说,的确是一个转折点,不仅生活发生了变化,其诗歌在数量和风格上也都与之前有所不同。杜诗中的大部分七律、五律都是到成都之后所作,“沉郁顿挫”的诗风也日益成熟,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杜甫自谓“晚节渐于诗律细”,诸如《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这些名篇都是杜甫入蜀之后所作。

  正如清代徐子能《咏杜》所言:“诗史春秋笔,大名垂草堂。二毛犹在蜀,一字不忘唐。佛让王维作,才怜李白狂。晚年律更细,独自立苍茫。”所以韩嘉祥先生讲:“我们不要只认为杜甫那些描写战乱国情、百姓疾苦才具有意义,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人们都向往安定平静的生活,所以杜甫的一些闲适诗同样具有意义,而且艺术性很高。” 因此,《杜诗别揽》别开生面着重分析杜甫入蜀后的闲适诗。

  《杜诗别揽》中还有一部分内容十分重要,就是“介绍几本杜甫诗集及研究的著作”,从宋朝起就有“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之说,韩嘉祥先生所选的杜甫全注本《杜臆》《钱注杜诗》《杜诗详解》《读杜心解》《杜诗镜铨》,以及杜诗选本《杜诗说》《杜律启蒙》《杜诗言志》都是出自清代学者之手。当代学者著作选了萧涤非的《杜甫研究》、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以及《吴小如讲杜诗》《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等。所介绍的读本兼具实用性与权威性。正如王中立先生在序言中谈到的:“这些书都是嘉祥经常翻阅的,所以谈出来的见解都十分中肯……并不是一般内容介绍式的说明,而是由表及里多有嘉祥的心得……不仅有参考价值,也具有学术价值。”

  杜甫一生留下来的诗共一千四百余首,可以安史之乱为节点,那时杜甫正好44岁,之前的诗只有130首,余下皆为44岁后所作。洪业先生著作中共选取374首诗,其中44岁以后的诗315首。也就是说杜甫一生中90%的诗作都是在44岁之后创作的。杜诗具有沉重的历史感,理解欣赏杜诗,特别是那些历经颠沛流离而创作出来的诗歌,需要读者具备丰厚的人生体验。通常说四十而不惑,每个人过了不惑之年,势必会积累一些人生经历,是否丰厚会因人而异。洪业先生对杜甫及其诗歌理解的不断加深,也是伴随着其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经历了出洋留学、家国沦亡,目睹了世间种种官僚腐败、民生涂炭之状,方能在人生境遇上实现与诗人的对话和交流。韩嘉祥先生师承吴玉如先生、吴小如先生,研学杜诗多年,撰写《杜诗别揽》时已入古稀之年。宋末有一位大诗人汪元量,当时人将其比作杜甫,晚来有诗云:“少年读杜诗,颇厌其枯槁。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也就是说少年人读杜诗体会不到它的妙处,只有饱经世故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再来读杜甫,才会有深刻感触,甚至会与杜甫产生共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