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一条石板路,两侧全是古建筑,美食挤满一条街,工艺纪念品琳琅满目。这样的老街你去过吗?相信不少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然后想起满街的奶茶、鱿鱼、臭豆腐以及商户们从义乌批发来的纪念品。有游客感叹,仿佛化了妆、做了整形,它们看上去很美,却美得千篇一律,少了昔日的烟火气和文化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往往是从本土中“长”出来的。老街的保护与开发并非单选题,相异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决定了老街的“焕新”可以千街千面,那些“风格统一”的老街该找找新路了。
给老街找新路,不能一味追求“新貌”,反而要对“旧颜”多加呵护。有人说,古建筑好似一个盛放故事的容器。江南的清丽婉约、西北的质朴粗犷、东南的海岸风情……不同的建筑赋予了城市不同的风貌与气质,这本就充满新意。倘若搞大拆大建甚至推倒重来,对一条老街而言无异于“自断前路”,而新路其实就存在于老街的记忆中、文化中、烟火气中。换句话说,给老街找新路也是想方设法把传统街区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保护是一切行动的前提,秉承“修旧如旧”原则,用旧材料、老手艺整修才能留住老街的根和魂。
辟新路,挖掘老街的文化内涵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看,新路也是特色路。对许多游客而言,慕名而来为的不是吃“全国统一”的小吃,也不是走马观花式地看看景、拍拍照。一条老街真正的吸引力在于独一无二的体验感、文化底蕴与烟火气。徜徉于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苏绣、宋锦、评弹等非遗项目随处可见;漫步在成都市锦里古街,能吃到三大炮、牛肉豆花、钵钵鸡等川味美食,还可以欣赏川剧变脸、灯影儿戏等特色演出。老街当然可以有丰富的美食、花样繁复的工艺品,但关键在于能否体现当地特色,是否融入了独有的风土人情,塑造出“有趣的灵魂”。
求新,除了向内挖掘,也要积极向外延伸,在业态与产品上做到与时俱进。当下,天津古文化街新韵浓,杨柳青画店将年画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中,津药达仁堂把多味中药融入咖啡、茶饮和甜点中……老街找新路,说到底是为了走对路。想清楚人们逛老街到底为了啥,让老街多些生活的温度、历史的厚度、文化的深度,它终会走进人们心里,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