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聚焦“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明确“时代新人”的发展进路,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新人”新格局。
一、从“根本”到“全面”,增强“让党放心”主动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三好”青年,到“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再到“四有”新人,党和国家注重塑造一代又一代“新人”。“时代新人”理念的提出及形成,则经历了从“青年说”到“新时代说”再到“时代新人说”的逻辑进路。纵观而言,“让党放心”是历代“新人”的根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时代新人”包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总体性要求,坚定、自信、奋进、奉献等精神风貌,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四个正确认识”的综合素养,以及“四好”的道德品行,呈现出全面立体、主动担当的样态。
二、从“先锋”到“大众”,拓展“爱国奉献”主体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培养“时代新人”的总要求,强调“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以培养好公民,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培养好建设者,加强家庭美德建设以培养好成员,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以养成好品行。”这为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遵循,而且涉及家庭领域、职业领域、社会领域,直接赋予“时代新人”以广泛性和先进性要求。“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是对全体人民的动员,不针对某一特定群体,不分年龄、职业、身份,人人都可以成为爱国奉献的“时代新人”。
三、从“振兴”到“复兴”,聚焦“民族复兴”主题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党代会报告中一直使用“振兴中华”的提法。党的十六大之后,党的正式文献中“振兴中华”基本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取代。“复兴”的表述更准确、更符合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发展的实际。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高度概括出“中国梦”“复兴梦”的提法,言简意赅、言蕴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时代新人”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既是追梦者,也做圆梦人,凝聚起奋发图强的磅礴力量。
四、善用“大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
一是建设社会“大课堂”。培养“时代新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家校社网”育人体系。家庭教育是基础。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助力“时代新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教育是关键。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将民族、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鼓励“时代新人”做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社会教育是延伸。要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用好经济社会大事、国家政治盛事、民生幸福要事等教学资源,开展调查研究、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网络教育是保障。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助力网络健康发展,以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塑造“时代新人”,进而形成“处处是学校、人人是老师、事事可育人”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二是搭建资源“大平台”。“大思政课”必须充分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平台,提升“时代新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用好红色资源。思政课实践教学由校内到校外延展,带领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广泛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使学生真切感受革命精神、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开门办学。主动对接博物馆、非遗馆、示范乡村、国企央企等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产学研”融合新模式,建立长效合作共享机制,达成协同育人的效果。善用现代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赋能思政课,进行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教育;建设“大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积极构建“报、刊、网、端、微、屏”六位一体全媒体矩阵,从而提升“大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实效性。
三是建好育人“大师资”。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强化基本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以“六个要求”为基本遵循,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创新思维方法、具有学科视野和国际视野、严格遵守纪律规律、塑造人格魅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创新教学理念。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既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思政课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又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载体,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实现协同育人。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主体责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激励政策、完善评价机制,实现思政课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日常思政”教师、“学段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合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