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梁斌先生诞辰110周年
(1914.4-2024.4)~~~
~~~
~~~
沽上丛话
津门名家谈艺录(一)~~~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满帖(图)
刘晓丹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北宋欧阳修有诗曰:“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这个时候,好多花儿虽谢了,可绿意却盎然起来。南方,绿油油的稻禾正茁壮;北国,齐刷刷的麦摇摇晃晃,笑得欢憨;神州大部分地区进入雨水充沛的季节,江河湖水波光粼粼……大地上的这番景象,让人心里的饱满感也不由得丰盈起来。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60°时,即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其含义是此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乳熟,虽已饱满,但还未成熟,故谓之“小满”。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意思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麦子渐渐成熟。小满到来,夏意始浓,花事渐了,“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正是草木蓬勃出蕃庑的光景。温热的气候、灿烂的阳光、丰沛的雨水,使万物繁茂,山川变得丰腴多姿,河流变得欢畅奔放,大自然起起伏伏的平仄之韵,在广袤大地上写满绿色的诗行。

  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通常也应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则意味着遇到了干旱少雨的年景。故农谚云:“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下,犁耙高挂”……对农民来说,小满是个重要的节气,在北方决定着小麦的收成,也是玉米套种的最佳时机,在南方则是水稻插秧的指向标。“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时节若能水土合宜,便预示着风调雨顺,一年丰收在望。

  关于小满的习俗,现代画家、诗人吴藕汀《廿四节候图》中的第八幅《小满》,用画配诗的形式,作出了直观明确的表达。画中绘有泡桐花、野蔷薇、蛇莓、蒲公英、半边莲五种植物,诗曰:“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传说小满为蚕神诞辰日。江浙一带农村多栽桑养蚕,这时节,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故江南一带也就有了“小满动三车”的习俗,三车即为水车、牛车和丝车。

  小满作为一个节气,是古老的中华文化;作为一个词语,则不失为一种哲学智慧。《说文解字》解释道,“满”的意思是“盈溢”,是一种丰盈到能够溢出来的状态。小满这个节气的名字,在“满”字前加了一个“小”字。按通常规律,有小则有大,可二十四节气中却只有小满没有“大满”,这里大有玄机。小满,是小小的满,是留有余地的满。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做人还是要谦逊一些。虽则小满,但还未到收获的时候,只有低下头来,才能更加饱满,日臻成熟。

  小得盈满,是一种智慧,也是人生的“小确幸”。得到一点小小的收获,有可以把握住的东西,就应懂得满足。正如洪应明所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履盈满者,宜思之。”“小满”,乃人生的一个参照,将熟未熟,还有期待。为人不宜过“满”,应当虚怀若谷,适当留白。所以,越有本事的人,越不张扬,行事越为低调。

  天候已过小满,每个人的生命中也会有“小满”的时候,我们是否应向大自然汲取更多人生的智慧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