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说华服
衣上蟠龙的文化位置(图)
华梅
题图:天津博物馆正在展出的清代明黄色缂丝云蝠龙纹吉服袍

  2024年是甲辰龙年。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尽管龙灯龙舞生生不息,唯独衣服上的龙纹没有出现在更多人的穿戴上。这一点既不像虎,也不像鹤,虽然虎威猛,鹤带仙气,虎、鹤在孩童的衣帽上都可以普遍装饰,龙却不能。

  《史记·孝文本纪》中写道:“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尚书·益稷》里有:“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唐孔颖达疏:“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画于衣也;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也。天之大数不过十二,故王者制作者皆十二,顾氏取先儒之说……又云:藻取有文……凡十二章,天子以师祭服。”看来,中国古服讲究“服章”的基础十二章,就是帝王正统礼服上必有的12种图案,而这其中便有龙。“衮衣”即是饰有卷龙纹的衣服,在《毛诗传笺》等古籍中均有释义。《诗经·大雅·烝民》里提到周王的衮衣时说:“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秦汉及以后,十二章、衮衣、冕冠,一直是服装制度中的重头戏,用在皇帝礼服上有一定的规格,大臣们无论品阶多高,都不能在这一点上僭越。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虽然说统治者是满族,从朝代建立之初就规定满汉一律髡发梳辫,官员及至所有男性必须穿满服,保留游牧民族马蹄袍、一字襟等特色服饰,不准轻易学汉族。可是,在官服面料的织绣图案上,特别是作为官员品阶的标志——补子,则完全沿袭明王朝传统。龙在清王朝服装制度中的地位,依然是最高、最神圣的。

  由于清代服装制度异常繁缛、精细,因而对龙纹的规定明显多于前朝,这从《清史稿·舆服志》及其他相关古籍中都能够看出来。如,清雍正元年(1723)重定皇帝礼服时,除标明用石青、明黄、大红、月白色缎外,还规定要有圆金龙九条,龙口珠各一颗。腰襕小团金龙九条,周身五彩云,下八宝平水,万代江山。除色彩外,还特别强调图案。

  《大清会典》中对于皇帝的冬朝服有明确规定,上织绣五爪金龙三十八条,其中正龙九条,行龙十一条,团龙十八团。分布为上衣两肩前后正龙各一条,腰帷行龙五条,祍正龙一条,襞褶前后团龙各九团,底襟一团,共十九团。裳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领行龙两条。袖端正龙各一条。除此之外,还有十二章。

  清代每更换年号时,都会重新修订服装制度,且往往有一些细微变化。关于皇帝朝服,太多文献记载的是绣九条金龙,但从实物观察像是八条(前三、后三、两肩各一),掀开衣襟才发现里襟有一条,穿上以后看不见,因而也有皇帝自身为一龙的说法。整体为九龙,平时从前、从后分别能看到五龙,这正应了“九五之尊”。另有团龙衮服,所织龙改为四个圆形图案,胸背两肩各一。皇族的团龙补服与此类似,清朝吴振棫《养吉斋丛录》中记载:“皇子、亲王、郡王、亲王世子,用四团龙补服,有赏四团龙正补服者,特恩也。”至光绪年间,赏赐团龙补服逐渐被“六合同春”补服所取代,不过皇帝照穿不误。《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辑溥佳《记清宫的庆典祭祀和敬神》中写道:“元旦庆典,向例在乾清宫举行,上午九时典礼开始,溥仪穿着淡黄色的龙袍,外罩着有日月星辰的团龙补褂,升上宝座。”

  最有戏剧性的是太平天国众首领。金田起义时,原本是反清反皇帝,洪秀全曾借上帝和耶稣之口,把龙比作“魔鬼”“妖怪”“东海龙蛇”;而后天朝封王也穿龙袍,怎么自圆其说呢?他宣布:众王穿龙袍,要将龙的一只眼射瞎。衣上龙纹即可见一只眼的眼珠缩小,显得眼圈很大。太平天国认为,凡射瞎了一只眼的龙即为宝贝金龙。到咸丰三年(1853)以后,此规定渐渐放松,《天父下凡诏》写道:“今后天国天朝所刻之龙尽是宝贝金龙,不用射眼也。”后来,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里还保存了一件射了眼的龙纹太平军将领马褂。

  蟒袍与龙袍的区别,也有政治游戏的意味。《大清会典》载:“凡五爪龙缎、立龙缎等,官民均不得服用,如有特赐者,亦应挑去一爪穿用。”这就引出一种蟒袍来,硬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实际上,清代蟒袍实物上照样有绣五爪的,后来京剧服装中蟒纹的爪数也不严格。

  还有一点,长期以来人们对龙纹龙饰的印象是,只用于皇帝,而不用于皇后,皇后往往是凤衣凤饰。实际上,清代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冬朝服上也织绣五爪金龙纹十七条,其中正龙六条,行龙十一条。分布为两肩前后及两袖袖端正龙各一条,底襟行龙一条,下摆前后及两袖上行龙各两条。披领行龙两条,间饰五色云蝙等纹饰,下幅为八宝平心、江山万代等纹饰。

  说起来也不奇怪,北京定陵万历皇帝墓出土的两个后妃生前所用的凤冠实物,都显出上面有龙形装饰。史籍记载的明后妃凤冠,即有九龙四凤冠,还有双凤翊龙冠、九翚四凤冠及鸾凤冠等。冠上既有立体的凤,也有立体的龙,都在嘴里衔着一串珍珠或珠花,下垂至肩。另有皇后的霞帔上也常见飞腾卷展的龙纹。

  龙蟠衣彰显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周易·乾》中即有多处言及龙,如“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时乘六龙以御天”,龙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更何况,中国人塑造的龙,本来就不是现实世界的动物。

  近代以来,闻一多等大文人屡屡谈及龙的形象,有说是源于闪电,有说是源于鳄鱼,有的则说是用了马的头,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须,鹤的腿,鹰的爪。无论哪一种说法,龙都不是平凡形象。因而在严格的服装制度中,龙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是不足为奇的,文化使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