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路网越织越密,当初设想的美好蓝图正在成为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是“轨道上的京津冀”提出者之一,也是三地交通一体化的见证者。他说,经过十年实践,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在补齐硬件短板的同时,应着力提升“软服务”水平,改善出行环境,通过预约出行等智能化手段提升出行效率。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十年实践证明,交通的一体化能够显著降低通行时间和物流成本、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为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郭继孚分享了一组直观数据,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已经由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到2624公里,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覆盖,主要断头路全部打通。现在,坐定制快巴从河北廊坊1小时就能到北京国贸。未来,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向河北延伸,从三河到通州最快9分钟可达。
“新阶段,要继续在硬件补短板上下功夫。”郭继孚建议,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契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落实京津冀核心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以高铁和城际铁路建设为重点,推进跨区域重大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建设,支撑城市副中心和“一市两场”地区发展,提升同城化效应。利用铁路资源服务城市都市圈通勤,到“十四五”末期,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圈的1小时通勤圈,基本实现市域内1小时快速交通服务全覆盖。要加强交通方面的功能疏解,推动铁路货运外移。以旅客联程联运和货物多式联运为重点,全面提升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
在强调硬件互联互通重要性的同时,郭继孚也提出,“软服务”是三地交通一体化新阶段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要让三地在各种出行方式上都实现一体化运行,推动安检互认、一键支付、公铁联用等。”他建议,优化旅客联程及接驳换乘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智能出行、预约出行服务能力。
“通过科技赋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出行预约系统,可以实现统筹区域出行需求的目标。”郭继孚建议,搭建京津冀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平台,用线上预约替代线下排队,通过一键式触达和预约的组合,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提高出行及运输效率。预约平台还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将来的交通系统应该是——一人乘坐就是专车,两人是合乘,几人就有一辆小巴士,几十人乘坐大巴。“这样可以达成有效缓解拥堵、降低油耗和交通污染排放、提升出行体验的多赢局面。”他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