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春节是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不过,唐朝没有“春节”的叫法,新年的第一天叫作“元旦”“元日”“元正”或“岁日”。
唐朝诗人卢照邻笔下的元日很是喜庆,人们唱着歌儿喝着小酒庆贺新年的到来,早开的鲜花也在风中翩翩起舞迎接着新春。他在诗歌最后还表示: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
唐朝的大年初一,在京城的大臣们必须进皇宫给皇帝拜年,这是唐朝元旦时一个重要的活动,叫作“元日朝会”。除文武百官外,各地长官及一些附属国也会派人来送礼朝贺,唐诗中有很多记述元日朝会盛大场面的诗歌,诗人杨巨源就记载过:“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
这样看来,唐朝的大臣们似乎都很热爱工作,大年初一还得上班打卡。实际上,唐朝的人们也是拥有“新年黄金周”的,唐玄宗在位时曾颁布过一道《假宁令》,明确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不过,作为在京城任职的官员,却也只能随时听候皇帝的差遣了。
不得不感慨,在京城任职的大臣们还拥有旺盛的精力,因为他们不仅初一要上班,在大年三十晚上还得“守岁”。守岁也是唐朝上到宫廷之内、下到市井人家都拥有的年俗。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年年守岁,而且还开心地表示:“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朝人过年还得“爆竹”,唐朝诗人来鹄曾经写过一首《早春》,其中就有一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爆竿就是爆竹,说的是庭院里还残留有新年爆竹留下的残灰。唐朝人的爆竹和后世的鞭炮不一样,是真的用火烧竹子,使之逐节燃烧并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爆竹”“爆竿”因此得名。
开元名相张说有一年被贬为岳州刺史,那年他只能在岳州过年,照例守岁,守得昏昏沉沉,最后已经昏昏欲睡,结果被爆竹声惊醒了,于是将这岁末年初的守岁情景记录了下来:“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张说还提到了桃枝,桃木被认为有辟邪的作用,因此过年不仅要插桃枝,还得挂桃符,即用桃木削成的一对木片,写上神荼、郁垒两个门神的名字,悬挂在门首,据说有辟邪镇宅之用,每年大年初一都必须摘下旧的换上新的。
此外,唐朝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春晚”。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院子里都会燃起火堆,唐朝人称之为“庭燎”,将节日氛围烘托得愈发浓烈。晚上还会上演“驱傩”仪式,即驱除疫鬼的仪式,人们在那天会戴上青面獠牙的面具进行舞乐表演,以此来驱走鬼怪,并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安祥和。
唐人的团圆饭吃什么呢?鸡、鸭、鱼等肉类,或者是各种时蔬,只要是美味都能搬上餐桌。比如,唐朝人流行的各式蒸饼、胡饼、汤饼,或是汤水和蒸笼里的牢丸……
和现在一样,唐朝不同地区会有不同风味的新年特色美食,甚至于不同的酒楼还能根据各自的风格推出不同的特色菜式。唐朝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以及五代至北宋初年的陶谷在《清异录》里都提到过,唐时长安城里有一家叫“张手美家”的老字号餐饮店,每个节令都有特供的节令美食,其中元日所供的便是“元阳脔”,“脔”就是肉的意思。
在众多美食中,还有几样是不可或缺的,其一便是“五辛盘”,这是一道用五种辛辣味蔬菜制作的拼盘,主要食材有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等,唐朝人认为吃这些东西可以驱疾防病、发散人体内脏中的陈腐之气。
吃过了辛辣的,接下来就该吃甜的了,那就是“胶牙饧”,这是一种用麦芽制成的糖,吃起来黏齿,所以得了“胶牙饧”的名号。古人认为过年的时候吃它可以使牙齿变得更坚固。白居易也吃这种糖:“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
唐朝人的年桌上,还有两种酒非喝不可。一种是“屠苏酒”,另一种是“椒柏酒”。“屠苏”是由大黄、白术、桔梗等药材混合制成的,椒酒是用椒浸制的酒,柏酒用柏叶浸制。据说喝了屠苏酒和椒柏酒能驱寒祛湿、驱邪解毒。
新年后,唐朝人就开始走亲戚了,亲朋好友之间互相邀宴,时人称之为“传座”。初唐有个叫唐临的大臣在纪实故事《冥报记》中提到过:“长安市里风俗,每岁元旦以后,递作饮食相邀,号为传座。”过年时候走亲访友,欢聚一堂,走到哪家就吃到哪家,餐桌上不仅有酒、有美食,更有浓浓的年味。
唐朝的年,虽然在一些礼仪的表现形式上有点儿不一样,但是年的内核没有不同,那就是一直象征着团团圆圆,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