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龙年。龙年是个吉祥的年份,充满着活力与激情,象征着变革与希望,预示着好运与繁荣。在我国出土文物中,关于“龙”的有很多,不同的时期,形态各异,但其内涵却始终如一。数千年来,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发展,龙的演化也出现了包容性的融合。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精神核心的代表,是民族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第一龙
古人夜观天象的时候,发现位于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几个星宿相连,就想象成龙的形象,称为“东方苍龙”。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借曹操之口,概述了龙的特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早在5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就有龙形器。在内蒙古赤峰市东北方,矗立着一座石头山,因裸露的岩石呈赭红色,在阳光的映照下,红岩似火,故得名红山。1955年,中国考古学界将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长城地带的中国古代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命名为红山文化。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玉龙就是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红山文化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高26厘米,完整无缺,躯体卷曲若钩,呈“C”字形,仿佛瞬间就要腾空而起。头部刻画生动,简洁圆润,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自头部向后颈背长鬣飘逸,向上卷扬,使玉龙的身形有了变化,神气生动,边缘呈刃状。龙身大部光素无纹,无肢无爪,无角无鳞,躯体似蛇,遒劲有力。只在额及额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通体琢磨,光洁温润,造型独特,工艺精湛。这件器物涵盖了玉器圆雕工艺切、磨、碾、轧、打孔、勾线等方法和工序,有着圆雕技艺的基本技术表现。该件体大,造型生动,雕琢精美,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关于其用途尚无定论,龙背有对称的孔可悬挂,显然并非配饰之物,专家推测大概是一种作为宗教图腾象征或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红山文化玉龙是中国龙图腾最早的实物,是研究中国龙起源的重要资料。龙的起源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闻一多先生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龙的起源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有关。《补史记·三皇本纪》中记载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拾遗记》描述伏羲出生时的样貌,就是后世传说中龙的形象。华夏文明始祖炎、黄二帝与龙也有紧密联系。《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据《史记》记载,传说黄帝草创华夏文明后,采首山之铜,铸成一个大鼎,鼎成之日,有神龙现世,下迎黄帝,黄帝遂乘龙升天而去,从者七十余人。最先以龙为图腾的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据古代的传说,夏朝第一个君王禹是个治水英雄,当他受禅登基时,蟠龙迅速从它藏身的地方飞出来。夏王朝的大旗上画着两龙相交的纹样。中国古代北方的匈奴,南方的楚人、越人、粤人,西南的哀牢人和苗人,都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
红山文化玉龙蕴含丰富的远古华夏文化元素,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的国宝级重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红山文化玉龙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身骑飞龙耳生风
历史上各个朝代均按当时的审美观,创作出龙的形状。根据我国各历史时期出土的文物玉雕、石刻来看,红山文化的龙为滚圆形,头部有纹,身上光素,眼睛特大,眼形多变,有圆、方、滴水形;商代的龙,身短似大象,饰以云雷纹,顶上一角,底下一爪;周代的龙,其身瘦长,纹饰稠密;战国时期的龙形为S状;汉代的龙开始向盘旋曲折、四腿的形象发展,称“马首蛇尾”龙;到了唐代,龙形变得非常活跃,一般都是张口鼓舌,俯仰翻腾,其鳞以斜方格纹为多,其外形逐渐固定下来,基本已经是我们后来常见的“三停九似”龙了。“三停”即自首至膊是上停、自膊至腰是中停、自腰到尾是下停;“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李白有诗云:“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就是以此形象而制作的。
1975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草场坡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高34厘米,长28厘米,重2.8千克。通体鎏金,身体细长,造型流畅,颇具神韵。高昂的龙头与上身呈“S”形,龙嘴大张,露出锐利的牙齿,长舌在口内卷曲上翘,舌尖顶上颚。双目圆睁,直视前方,炯炯有神。前肢蹬直,两只前爪弯曲,紧紧抓住地面,肢爪骨节尤为清晰,隐藏着力量带来的美。下腹、后肢与细长的尾巴还飘在空中,龙尾从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背上带有两朵祥云,仿佛从天而降,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堪称精品。
鎏金,是中国古代最高超的工艺之一,整体工艺流程十分复杂,这件鎏金铁芯铜龙是由金、铁、铜三种金属构成,用铁铸芯,用青铜铸造龙身,最后再镀上金。鎏金层极其薄,与原胎器物贴合紧密,看不出是刻意装饰,几乎与金器一模一样。
在唐人的眼中,龙为“天之四灵”之一的东方之神,具有操控天神雷电之力,是镇邪扶正、调和阴阳、守财护土、守江护海、呼风唤雨的祥瑞之兽。据专家推测,鎏金铁芯铜龙有三种功能:一是镇宅避邪。草场坡一带为唐代长安城永乐坊所在地,在此居住者都是门庭显赫的达官贵人。唐玄宗时期,此处是宰相燕国公张说的宅第。文献记载,法师曾告诉张说,其宅西北处有王气,不宜取土,一个月后,法师又告诉张说,其地被取土,恐有祸事,埋龙于地,可能就是为了恢复王气,达到消灾免祸、祈福求瑞的目的。由此推测,鎏金铁芯铜龙可能是张说府的遗物。二是宗教祭祀之用。唐朝初年,奉道教为国教,而道教文化的祭祀就有“蘸祭投龙”的仪式,尤其唐朝的历代帝王对道教这种斋蘸祭祀活动尤其重视,以此来祈求自身福寿和天下太平。三是车马装饰之用。“龙”是皇家的象征,见龙如见天子,因此这件鎏金铁芯铜龙,也许就是某个车马上的装饰物品。因为在这件文物的底部有个凸起,推测是用来插入到某个装饰物上的。
背有九五飞天龙
在中国古代数术学中,龙的出现常预示着大人或圣人的降临。传说中千古圣人孔子就由龙托梦而生。东晋王嘉《拾遗记》曰:“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来附征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征在。”封建帝王把龙作为自己专有的象征物。司马迁在《史记》中五次记载刘邦和龙的故事。“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传说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龙成为皇帝的专用名词,所以唐人相信龙能够把他们的心愿带给上天,便将写有祝福或愿望的文简和玉璧、金龙、金钮,用青丝捆扎投入名山大川,希望得到上天的回应。把龙的姿态刻在铜镜上,把龙的纹样织在丝绸上,龙就能把人的面孔、衣袖变成天空,在上面飞翔。现藏西安博物院的千秋龙纹镜即是皇帝赏赐给臣子的宝物。
1998年在西安市长安县郭杜镇出土的千秋龙纹镜,直径21厘米,重1.21千克。据资料介绍:此镜八出葵花形,圆钮。龙首近钮,身躯向上作C形绕钮盘曲。龙头结构清晰,双角后发须髯细密,张口吐舌,枕向镜钮。背鳍、腹甲、鳞片、肘毛刻画明晰。前肢一立一伸,后肢一曲一展。伸直的后肢与尾部纠结。四肢都露出尖利的三爪。龙周有三朵流云。近缘处一周凸弦纹与镜缘形成的八瓣小区内花叶、流云、方胜三种纹饰相间环列。方胜中的方格内有“千”“秋”二字。
此物与唐玄宗寿诞有关。开元十七年,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并作为全国的大节,举国欢庆。庆典上,玄宗要向四品以上的官员赐铜镜,群臣献寿,也要进献宝镜。这些镜子被称为“千秋镜”。“龙纹镜”就是千秋镜的一种。龙是天子受命的象征,云龙是千秋镜特征最鲜明的纹样。龙镜不仅可以辟邪、鉴万物,佑护皇帝个人,而且还可以泽被万民。《全唐诗》收有龙护老人所作《铸镜歌》:“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上清仙子,来献圣聪。”唐玄宗有《千秋节赐群臣镜》诗曰:“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按白居易当时的官职,获赐千秋镜应是常事,所以他写有很多“镜诗”,他在《感镜》诗中云:“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在《百炼镜》中有“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的诗句。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一直贯穿、影响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历程,特别是近代中国,龙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爱国、奋进、抗争、自强的民族解放精神之中,为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唐朝诗人李郢《上裴晋公》诗云:“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在龙年,我们要有龙马精神,有龙腾虎跃的干劲,勇毅笃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我们的共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