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戏园的变迁(图)
贾鸽
1927年建成的春和大戏院,招牌上方有“梅兰芳”三个巨字广告

  天津被称为曲艺之乡,近代历史上遍布城乡的戏园尤为著名。随着近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天津戏园从戏台布置、观众人群、演出内容乃至名号称谓等各方面,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这些变化也是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一个时代缩影。

  早期的戏园叫茶园,出现于19世纪初期,是一种营业性演出场所。茶园的舞台为伸出式三面敞开的戏台,台口两旁有两根柱子,上横沿有铁栏杆,专供武戏演员表演特技。舞台下设八仙桌和凳子,观众围着八仙桌相对而坐。在茶园,人们一边喝茶,一边看戏,以喝茶为主,看戏为辅。观众看戏不需买票,只付茶资。茶园不需要对号入座,观众购票入场,自行选择座位。受照明条件限制,茶园每天只演日场,从无夜戏。冬日天短,遇有戏未终而日已西坠,由于戏台上忌用蜡烛,便燃起亮子油松等物以代蜡烛。

  天津茶园发展迅速,清道光四年(1824年)崔旭撰成的《津门百咏》就有“戏园七处赛京城”之说,戏曲名角在茶园的演出激发了茶园的兴盛。清光绪初年,天津出现了比较出名又设备较为完善的四大名园:旧城内鼓楼北的金声茶园,东门外袜子胡同口的庆芳茶园,北门外侯家台小马路西口的协盛茶园,北大关沿河岸边的袭盛茶园(也叫袭盛轩)。据记载,当时天津的茶园多达113处,前后延续时间长达30多年之久。茶园所演剧种多为梆子、皮黄,也有少部分昆曲。茶园的兴旺,使得天津的戏曲也更加繁荣。清中叶以后,人们开始以看戏为主,喝茶为辅,茶园更多的被称为戏园。

  清末民初,随着商业的繁荣发展和西式剧场的引入,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要求不断提高。旧式茶园已经不太适应演员和观众的需求,一些茶园纷纷进行改造和扩建,传统戏园逐渐向现代化的新式戏院转变,名称也大都由“茶园”“戏园”变为“舞台”或“戏院”。如下天仙茶园,曾更名为下天仙戏院,1917年改名为天仙舞台,1919年更名为大新舞台,1925年改称新明大戏院。

  现代化的戏院取消了茶座,设花楼、月台、排椅、包厢,有的还增设灯光布置设置。建于1915年的大舞台戏院,堪称天津一流戏院,梅兰芳、杨小楼、李吉瑞、尚和玉、李桂春、侯喜瑞等诸多京剧、河北梆子名家都曾在此演出。清朝遗老、蛰居寓公、社会名流、富贾阔商都曾是该院的座上客,如庆亲王载振、军机大臣那桐、大太监小德张等。

  这些戏院的出现,是天津早期的茶园向现代化剧场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演出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出现了文明戏。文明戏的表演基本以戏曲程式为主,同时吸取了话剧的写实手法。剧目内容是关于社会上发生的时事新闻,能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和娱乐消遣的目的,所以在天津舞台上风行一时。演出文明戏的剧社,鼎盛时曾有十几个,从业人员近千人,演出剧目有几百个,影响颇大。后来,由于这种戏曲形式结构粗糙,缺乏艺术内涵,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剧本剧目,因此逐渐在天津戏院舞台上消亡。

  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天津陆续建造和修缮了春和大戏院、北洋戏院、中国大戏院等拥有先进设备的新型剧场。这些新型剧场都在租界区内,主要是演出京剧,全国几乎所有的京剧名角都先后在天津演出。如1927年建成的春和大戏院,舞台为镜框式,建筑为钢筋框架结构。以前的打“手巾把”、索要小费的落后习俗被废除,并且规定了预先售票、对号入座等新举措,有效保障了戏院的演出秩序。

  1936年建成的中国大戏院是天津剧场之冠,也是全国少有的一流剧场。该戏院是中法结合式建筑,戏院共5层楼,一二三楼设观众席,可容纳2000多人,剧场内没有柱子,任何地方的观众视线都不受影响。剧场音响效果很好,演员不需要话筒。戏院的建筑之完美、设备之考究,堪称华北一流。戏院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服务措施。戏院服务人员全部为正规考试录取,服务员着装整齐,女招待员着白色学生装,男招待员着白色中山装式制服。戏院有两部电梯供观众上下楼之用,电梯旁有电话,观众可随便使用。为保持场内秩序,特设了专职稽查人员。

  抗战爆发后,天津市面萧条,戏院业普遍不景气,唯有演彩头戏的园子一枝独秀,如天华景戏院、丹桂戏院、大舞台等。所谓彩头戏,指的是用新奇的道具和布景,以声、光、电、化等多种变换形式来吸引观众的舞台技术。有的剧团编演以机关布景取胜的彩头戏,使用近代的技术设备,吸收电影、话剧的表现方法,在艺术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如天津稽古社所演的24本连台本戏《西游记》,还有描写外国故事的《侠盗罗宾汉》《月宫宝盒》等剧目,这些剧目在表演、音乐、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变化和创新,迎合了普通市民的欣赏口味。

  这一时期社会环境对戏院文化的影响很大,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对国家危难,有的戏院会演出一些宣传抗战救国的剧目,如坤班奎德社编排了《一个大学生》《战地之花》等剧目,在北洋戏院轮番演出,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戏曲艺人纷纷竭尽所能投身到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义演,如周信芳曾在天津演出《明末遗恨》《卧薪尝胆》等剧目。

  天津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于天津的旧戏院进行了扩充和改建,并新建了一些大型影剧场,主要演出评剧、京剧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评剧编演了数以百计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戏,在宣传政策、教育群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现代剧目,大多是为配合当时的政治任务而写,时过境迁,失去了内容的针对性,因而很少能保留下来。而京剧在天津舞台上演出一直很频繁,自1949年天津解放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许多著名演员如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谭富英、杨宝森、李少春、叶盛章、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等都曾来津演出。原在天津的京剧班社,开始排演解放区来的剧目和新编的历史剧。这些演出给戏院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让天津这座曲艺之乡在新的时期焕发出新光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