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上海、广州等地,夜校“重出江湖”,由公共文化机构开办的市民艺术夜校、文化夜校备受青睐,上海更是出现了65万人抢一万个名额、听课席位秒光的现象。
不同于以前上夜校以补习文化课为主,现在的学员多是按兴趣爱好学习各种技艺,更看重课程带来的精神满足与文化享受。夜校成为生活的调味剂,让人从白天的职场压力中解脱出来,在晚上享受一场“精神按摩”。
“夜校热”是青年群体学习热情日益高涨的缩影。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年轻人上网课、听书,结交有共同爱好的“课搭子”,把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不过,夜校一课难求的火爆,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即文化资源的供给还跟不上日益增长的需求。引入更多社会力量,把场地、师资、课程内容等资源充分盘活,才能为公众的学习热情持续添柴。
如今一些市场化机构也开始瞄准成人开设“兴趣班”,说明市场有着灵敏的嗅觉。但有的机构授课老师水平不够高,有的课程价格不亲民,还有的定位曲高和寡,让年轻人望而却步。这也提醒这些机构,不能只看到商机,却看不到商机背后的文化需求、消费心理等更本质的东西。准确把握年轻人探索文化领域的兴奋点在哪里,利用市场化的优势聚集优质的教学资源,用创新创意的授课方式吸引公众的兴趣,这是创造更多优质文化供给的一条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