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拙进,道以拙成”,抱朴守拙、静心干事的 “笨方法”其实尤为可贵。
宝坻区两名“90后”驻村干部,刚到村里时不熟悉情况,就用脚底板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探究,记下了每个胡同里巷、每户家庭的位置,绘出“驻村地图”,并带着村情民意调查表对300余户家庭逐一进行走访……这些方法看起来有点笨,但也正因为用了这样的“笨方法”,两人详细掌握了村里的实情,找到了推进工作的抓手,用一项项成果换来群众一张张笑脸。
笨方法其实是好方法。笨方法不投机取巧,简单却有效。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有个形象的比喻,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亲口尝”,才能对个中“味道”心里有数,相反,缺乏“在现场”的实际体验,不掌握第一手资料、摸不清情况,也就没有办法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精准性、灵活性。
笨方法折射的是诚意,拉近的是距离,体现的是作风。笨方法不虚情假意,不敷衍塞责、不玩心计,对百姓的事操心、用心。开展某项工作、推进某项举措,是直接自己“拿主意”、给百姓“下通知”,还是事先下功夫弄清楚群众需求、征询群众意见,推行效果定然不同。这是一个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也是与群众增进感情、建立信任感的过程。做样子、耍小聪明,只会弄巧成拙,与群众渐行渐远;实心实意做事,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笨方法之“笨”,胜在有一颗真诚为民的责任心。
笨方法练就真功夫。就像学识从来不会一夜暴增,要困知勉行、铢积寸累。苦和累,磨炼的是本领、开阔的是视野。基层实际、群众需求总是处在变化中,脚底板不够硬,跑基层的腿不够勤,一旦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难免手足无措。怎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借用两位年轻驻村干部的一句话,要“接受历练,长出扎进大地的‘根须’”。面朝基层、注重实效的笨方法,无疑是磨砺品质、精进自我的最好“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