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连贯而起伏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也不能一蹴而就。但与此同时,每一分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如同一颗颗种子,默默地埋下伏笔、积蓄力量,有朝一日生根发芽,像花朵一样绽放,成就生命的传奇。
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写道:“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上大学就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这是“鲜衣怒马少年时”的勇往直前,是真正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起点。
进入大学,“理想”是午夜时分阅览室里如饥似渴的研读,是凌晨在实验室中的坚持,是与伙伴共同研讨课题的热烈,是清晨六点在操场跑道上迎接朝阳的笃定,是笔记上绽放的知识之光。深入学习、广泛求知、选择社团、进行科研、面对考试、体验志愿服务、着手未来规划……太多要做的事情。与此同时还会面对不计其数的选择:未来选择在哪个城市生活,选择继续深造抑或进入职场,选择今后做什么样的工作,以及选择和什么样的人恋爱、结婚……每一个选择都举足轻重。这个过程中,大抵会遇到诸多困难,那就希望步入大学的人们如芦苇秆一样,即使大风袭来不得不低头弯腰,也不会折断,并且在不经意间挺起胸膛,不动声色地长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芦苇荡。
以上这些对于大学的感悟,有些来自我读大学时的亲身体验,有些则来自读过马冬昕的《大学怎么过》这本书后的油然生发。在这本书中,我仿若一下子找回曾经那个或努力,或迷惘,或怅然,或醒悟的自己。
本书作者马冬昕是一位热爱学习,更热爱生活的女子。在没深入阅读本书之前,你可能会同我一样,认为这位来自清华的著名学霸一定有着什么“特殊能力”,但阅读之后你会发现,她似乎是那么“普通”,她的大学生活和众多大学生经历过的一样,排课表、选课、做习题、选导师、写论文、参加社团、去社会实践……她也有迷茫而无力的时刻,甚至倦怠到通过玩电脑上自带的“扫雷”游戏来打发时间、释放压力。这不正是努力飞翔的我们受挫时会有的心理和状态吗?
但是,“普通”中的“不普通”正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最让我大受震撼的是她的“脚踏实地”,真正用心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事。比如她有一份细致入微且随着自己的状态不断调整的计划表,这也是读者可以学习的一个小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会大受裨益──把一周的时间合理分配下来,“日常生活”“课程学习”“科研事务”“社会工作”等。为了不“纸上谈兵”而更好操作,在其中再次分出“可以立即处理”和“不能立即处理”的计划。这种做事的方式,是高效、专注,是积极、平和,更是“多思、少言、笃行”的体现。对了,马冬昕也提醒学弟学妹:“制定的计划一定要可行,每天完成一项就是对自己的鼓励,那种看上去就完成不了的计划不要做,只会造成打击。”
你也许觉得清华学霸的生活一定是被科研填满,那你不妨再往后读读她的经历,就会发现马冬昕可不是只会搞学术的“书呆子”。她在课余加入了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清早五点半起床的训练强度从未让她放弃;她还一直把体育运动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长跑、乒乓球、排球……尤其是打乒乓球,更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小时候有一次在电视上观看乒乓球比赛,她就被吸引住了,高中学习最繁忙的时间,她也经常打乒乓球,直到上大学后,被选入清华大学乒乓球队。罗翔教授曾说,人生最大的鸿沟是“知道”到“做到”的距离,而马冬昕大抵正是超越了这段“最远的距离”的人。
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书,没有过多的“心灵鸡汤”,只有如何实践的“干货”,且可操作性很强,绝不是“天方夜谭”。我也不必再用华丽的辞藻粉饰它的好,只愿仍热爱生活的你以阅读来一探究竟。